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新春走基層:內蒙古馬鈴薯種植農戶的感激與心願

發佈時間:2012年01月23日 16:4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新華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新華網呼和浩特1月21日電(記者于嘉、林超)在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武川縣62歲農民康瑞的記憶裏,他很少春節臨近還如此忙碌。最近幾天,他連續接待幾位北京和天津的批發商,共售出200多公斤馬鈴薯。“雖然忙點兒,但心裏總有些安慰。”康瑞説。

  2011年秋冬季節,內蒙古自治區出現馬鈴薯賣難現象,康瑞的家鄉——呼和浩特市武川縣馬鈴薯滯銷問題較為嚴重。當時,國家和自治區迅速實施了一系列幫扶措施,全國各地也掀起幫助銷售內蒙古滯銷馬鈴薯的熱潮,內蒙古馬鈴薯賣難問題初步得到緩解。

  春節臨近,記者一行來到馬鈴薯種植戶康瑞的家中。他和老伴住的是獨門獨院的磚瓦平房,房屋百米開外有一座馬鈴薯儲藏窖。記者拿著手電筒,跟隨其走進儲藏窖,窖中並不寒冷,裝滿馬鈴薯的透明尼龍袋整齊地堆放著。

  康瑞告訴記者,2011年,他種了50畝馬鈴薯,總産量3.5萬公斤,目前已銷售2萬公斤,剩餘的都放在儲藏窖裏,可以保存到今年4月末。

  “和往常相比,去年豐收的馬鈴薯雖賣得慢,但前來看貨、進貨的客商增多了,帶來許多銷售機會,這跟全社會的關心和政府幫助有很大關係,這份情誼,我們農民都記在心裏了!”康瑞説,國家和自治區舉辦馬鈴薯“農超對接”“供需對接”等洽談會後,來村裏收購馬鈴薯的批發商從原來的十幾家增加到二三十家。此外,呼和浩特市的一些企業和單位也紛至沓來,直接從田間地頭購買馬鈴薯,並將其發放給城市低保戶和生活困難家庭。

  據武川縣農牧業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截至目前,武川縣35萬噸馬鈴薯已銷售了20多萬噸,暫未銷售的都進行了入窖儲藏。

  雖然不再愁馬鈴薯沒有銷路,但較低的價格依然令康瑞覺得很“吃虧”。他掰著手指頭給記者算了一筆賬:已賣出的2萬公斤馬鈴薯收入是1.5萬元,但購買種薯、化肥以及雇人收穫馬鈴薯的人工費、農用機械燃油費等費用,共計1萬餘元,一年下來沒掙多少錢。

  儘管如此,當被問及新的一年是否繼續種植馬鈴薯時,康瑞毫不猶豫地説:“武川縣是全國有名的馬鈴薯之鄉,我還要種,不過要調整種植面積,並且要‘精種’。”

  他告訴記者,通過與全國多個地區的批發商面對面取經後,他發現自己種的馬鈴薯個頭普遍較小、商品化程度不夠高、畝産量也較低。因此,他決定用家裏60%的田地種植馬鈴薯,40%的田地種植油菜、莜麥等,並打算購買質量更好的種薯,科學調整化肥用量,精心呵護曾經的“金蛋蛋”。

  康瑞還聽説,一些配置膜下滴灌等節水灌溉設施的農田,能將馬鈴薯産量提高一倍以上,他盼望新的一年,自家的旱地能早點兒用上節水設施。

  “希望政府加大節水設施投入力度,把電視上常説的‘三農’政策更好、更快地落實到咱農民身上,這是我新年最大的願望。”他説。

熱詞:

  • 馬鈴薯
  • 種植面積
  • 農戶
  • 康瑞
  • 種薯
  • 基層
  • 武川縣
  • 膜下滴灌
  • 畝産量
  • 節水設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