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一名民工的另類年關

發佈時間:2012年01月23日 13:36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新華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新華網南京1月21日電(記者王玨玢)龍年新春即將到來之際,在南京忙碌了一年的安徽池州打工者陳保本又一次帶著妻子、孩子踏上了回家的列車。伴隨陳保本回家之路的不僅僅是即將與家人團聚的興奮和喜悅,還有一個沉甸甸未圓之夢:不知何時,才能將老人接到城裏來過個團圓年。

  陳保本告訴記者,來南京打工七八年,他一直希望能有機會把家裏人接到南京這個“大城市”來過次年。“但是直到現在,我也沒有這個條件。”他説,現在他每月花500元錢租一間民房,夫妻兩人帶著12歲的孩子擠在一間十幾平方米的小屋裏,實在沒地方再把老人接來住了。

  陳保本介紹,來到南京的七八年間,他起碼搬了5次家,能安安穩穩住下來的奢望至今仍未實現。“碰到拆遷或者房租漲得太兇,我們都得搬,有一年我們搬了兩次。”他説,他不求住的地方漂亮舒服,只是希望小小蝸居也能乾淨亮堂,“最重要的是不用總是搬來搬去,這樣我們也有精力佈置一下,把家裏人接到城裏來過個團圓年。”

  改革開放30多年,中國城市建設的每一步都離不開農民工的辛勤努力。正是因為有了他們的付出,“城裏人”才有了四通八達的高鐵地鐵、更加寬闊的馬路和一座座拔地而起的地標性建築。然而,千千萬萬辛苦勞作的農民工卻未能完全融入城市生活中。

  “農民工群體為城市的發展作出了巨大貢獻,但是他們自己卻一直生活在城市發展的邊緣。”復旦大學社會發展與公共政策學院教授胡守鈞表示,直到今天,針對農民工的保障性措施仍有待進一步完善。

  今年春節,陳保本又有了新的煩惱。“我的孩子今年12歲了,馬上就面臨升初中的問題。可是小孩沒有城市戶口,老師説只能到很遠的地方去唸書,這樣一來我們的房子和工作又要換了。”

  陳保本説,自從上學,他的孩子就只能跟其他打工者和拆遷戶的子女分在一個班上唸書,平時和城裏孩子幾乎沒有“交集”。

  “我很想讓孩子可以和城市裏的孩子一起上學、一起玩,可是他們的班級和老師都是分開來的,根本沒有接觸的機會。”李德書説,他只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跟普通城裏學生一樣,能一起唸書、正常升學。

  “城市管理機制不但要平等尊重農民工的權益,還應該給予他們一定政策優惠,來保障流動人口的生活。”胡守鈞建議,廉租房、公租房等保障性住房的申請應對沒有城市戶口的打工人口適當放開;流動子女入學不能僅僅集中在隔離開來的“民工子弟學校”裏,而是應當與城裏孩子平等對待、共同學習,真正尊重他們獲得教育的權利。

  “保障務工人員和流動兒童的基本權益關係到當前和未來的社會發展。”胡守鈞説,只有真正重視保護他們的利益,才能讓城市建設得更加美好。

熱詞:

  • 民工子弟學校
  • 孩子
  • 城裏人
  • 大城市
  • 老師
  • 唸書
  • 農民工群體
  • 拆遷戶
  • 升學
  • 廉租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