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蔡元培林語堂結緣文字改革

發佈時間:2012年01月22日 15:52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人民政協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1916年,林語堂從上海聖約翰大學畢業,任清華學校(清華大學前身)英語教員,自感國學知識缺乏,“開始在中文上下功夫”,並致力研究語言學。他發現《康熙字典》“檢法迂緩,隸部紛如,不適今用”,創造“首筆”漢字檢字法,對《康熙字典》的“部首”檢字法“首發第一炮攻擊”。1917年,他撰寫首篇中文著作《漢字索引制説明》,並向北大校長蔡元培索序。蔡一直倡導和推動文字改革,欣然為《序》,高度評價漢字索引制:“其明白簡易,遂與西字之用字母相等;而檢閱之速,亦與西文相等。茍以之應用於字典、辭書,及圖書、名姓之記錄,其足以節省吾人檢字之時間,而增諸求學與治事者,其功效何可量耶?”《序》和《説明》一起發表在1918年第四卷第2號《新青年》上。

  由於這篇文章,22歲的林語堂引起國人注意。在蔡元培熱情鼓勵下,他又寫了《分類成語辭書編纂》在《清華季刊》發表,文中提出將意思相近的成語排在一起,按第一個字“首筆”編排次序,引起較大反響。此後,國語統一籌備會、國語統一籌備委員會相繼成立,蔡元培和林語堂都是會員,竭力倡導漢字拼音化(國音字母第一式)。

  1922年,蔡元培發表《漢字改革説》,主張採用拉丁字母(羅馬字母)。1923年,由林語堂等任委員的國語羅馬字研究委員會採納蔡元培主張,“將羅馬字母作為國音字母第二式”。1925年,國語羅馬字研究委員會把《國語羅馬字拼音法式》呈交教育部國語統一籌備會作非正式公佈。1928年9月,由蔡元培出任院長的大學院(原教育部)公佈了林語堂等提出的《國語羅馬字拼音法式》,中國廣義的拉丁化文字運動從此開始。

  拉丁化文字運動長達30年,直到1958年《漢語拼音方案》公佈,被譽為“東方偉大的革命”。1935年12月,由蔡元培領銜,林語堂、胡愈之等參加的新文字研究會在上海成立,併發表被稱為“拉丁化文字運動的革命宣言”的《我們對於推行新文字的意見》:“中國已經到了生死關頭,我們必須教育大眾,組織起來解決困難。但這教育大眾的工作,開始就遇著一個絕大難關。這個難關就是方塊漢字,方塊漢字難認、難識、難學。”“中國大眾所需要的新文字,是拼音的新文字,是沒有四聲符號麻煩的新文字,是解脫一個地方言的獨裁的新文字。”“我們希望大家一齊來研究它、推行它,使它成為推進大眾文化和民族解放運動的重要工具。”毛澤東看到這個《意見》後,1939年9月22日寫信給蔡元培,給予極大讚賞和支持。1958年1月10日,周恩來在題為《當前文字改革的任務》的講話中指出:“拉丁化新文字和國語羅馬字是中國人自己創制的拉丁字母式的漢語拼音方案中比較完善的兩個方案。在談到現在的拼音方案的時候,不能不承認他們的功勞。” 

熱詞:

  • 蔡元培
  • 林語堂
  • 1918年
  • 康熙字典
  • 拉丁化
  • 説明
  • 意見
  • 漢語拼音方案
  • 部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