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武漢底價成交10宗地 非地産類企業跨界趕場

發佈時間:2012年01月22日 06:08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經濟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調控之下,土地市場清冷連著清冷。日前,在農曆兔年結束之際,武漢土地市場的最後一場拍賣活動如期舉行,10宗出讓地塊悉數底價成交,最終共成交42億余元清淡迎接新年。

  值得關注的是,和以往眾多專業地産開發商雲集的場面不同,非地産類企業正悄然成為本次土地拍賣會上的主角,一時成為輿論關注的焦點。

  全場無一競價

  日前,武漢農曆兔年的最後一場土地拍賣會如期在市土地交易中心舉行。

  根據武漢國土部門最初的公告,本次掛牌出讓的土地計劃共19宗,但最終實現成交的僅10宗,位於武昌區、江岸區等中心城區的9塊因故延期。

  和之前數場土地拍賣會一樣,兔年最後的一場也難免被冷清。一位參與拍賣現場的業內人士告訴《每日經濟新聞》稱,經過拍賣師介紹規則、公證員現場公證及地塊按序揭牌等多個流程後,整場拍賣于僅用時35分鐘,“拍賣師還在現場開玩笑説,他連表演特長也不用發揮了”,場面冷清可見一斑。

  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在現場參與拍賣的11宗地塊中,一處編號為P(2011)117號的商住用地因報名者未現身報價而慘遭“爽約”,其餘10宗以城中村用地和限價房用地為主的土地均以底價成交,“拍賣的11宗地,每宗均只有一家競買人報名”。最終,整場拍賣會的總成交金額為42.404億元,其中4塊城中村地塊就貢獻有35.57億元,佔據大半壁江山。

  針對城中村土地年底火爆的現象,中國指數研究院華中分院研究副總監李國政對《每日經濟新聞》分析稱,2011年,國內知名品牌房企在武漢拿地較少,“基本都是很有選擇性的獲取優質地塊和城中村地塊,像萬科、保利和福星惠譽開發商都是等紛紛涉獵城中村和限價房地塊,積極參與保障房建設”。

  非房企趁冷掘金樓市

  儘管和市場預期一樣,這場歲末拍賣會清冷過年,但非房地産企業集中現身拿地也成為輿論關注的焦點,“外行企業看好房地産前景”。

  據公開資料顯示,一塊位於武漢市洪山區的P(2011)248限價房地塊以3億多元的價格賣出,“樓面地價4000元/平方米,每畝均價1500萬元,將定向用於重點工程的拆遷安置,摘桃者為藍天集團下屬子公司群光實業,這是一家經營超級百貨的商業零售企業。另外兩宗位於漢陽區的土地也均被湖北漢江新世紀投資有限公司以1.7億余元收歸囊中。

  除此之外,東風汽車集團旗下的神龍汽車有限公司也耗資3.1億元拿下一宗位於武漢經濟技術開發區的P(2011)252號地塊,“佔地45畝,可建建築4.81萬平方米,樓面地價為6400元/平方米,遠超同區域歷史的樓面地價”,不過,根據規定“競得人將可無償取得地塊內建築物、構築物及其他輔助設施、園林綠化工程、電子設備及機器設備”。

  不過,儘管非房地産企業集中大手筆拿地的現象可圈可點,但整個2011年,武漢土地整體孱弱的事實已難改變。

  根據中國指數研究院提供給《每日經濟新聞》的年度分析報告顯示,過去的2011年,“武漢共成交203宗地,土地面積1010萬平方米,環比減少40.72%;土地出讓金為508億元,環比減少35.77%”。

  “與2010年連續三次刷新樓面地價的瘋狂相比,2011年開發商拿地可謂是非常謹慎”,上述分析人士告訴本報記者稱,儘管品牌企業依然看好武漢房地産市場,但拿地意願已經比較勢弱,“尤其是三季度政策放鬆預期落空後,土地市場已經明顯降溫”。

熱詞:

  • 地塊
  • 底價
  • 地産類
  • 成交金額
  • 地産開發商
  • 武漢房地産
  • 城中村
  • 每日經濟新聞
  • 樓面地價
  • 武漢經濟技術開發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