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我們需要怎樣的“道德想象”

發佈時間:2012年01月22日 04:56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人民日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人民日報評論部

  該給今日社會的道德水準打一個怎樣的分數?這個問題想必難住了很多人。

  老人倒下扶還是不扶,孩子被撞救還是不救,門前積雪掃還是不掃,路有拾遺交還是不交?從什麼時候開始,這些原本無需思考的問題,竟成為許多人現實的“兩難選擇”?面對一個“人心不古”的時代,我們自問:究竟是世風改變了我們,還是我們造就了世風?

  指責 “路人”,似乎成為當下一個普遍習慣。但更要看到,道德首先是“反求諸己”的。許多時候,我們批判冷漠,是否只是因為隔岸觀火?如果身臨其境,我們是否也會挺身而出?

  道德想像是道德選擇的前提。或許,在理想和現實的反差面前,我們必須回答這樣的問題:倘若我們不缺少用來批判的 “想象道德”,我們究竟需要什麼樣的“道德想象”,來支撐現實世界中的道德選擇?

  如果制度仲裁者的邏輯總是 “不是你撞的你救什麼”,如果法律在關鍵時刻不能站在良善一邊,如果公眾一再被暗示 “流血又流淚”的行善後果,“帶著攝像頭才敢做好事”就會成為無奈選擇;“行善有風險、出手要謹慎”就會成為冷漠理由。在這個意義上,良好的道德想象,離不開有力的制度呵護。只有制度是向善的,道德才會是向上的。

  正如法律無法規定必須對陌生人微笑一樣,道德的溫情不能只靠法律涵養。馬克思曾説,“人們的社會歷史始終只是他們的個體發展的歷史”。個體的道德想象,以及由此形成的道德選擇,同樣決定著我們社會的道德風貌。唯有借助這種想象的力量,我們才能及時填補制度的價值真空,並積聚起改善制度的道德力量。

  有人説,“小悅悅事件”帶來的最大震撼,不是18個路人的冷漠,而是網友數以千百萬次的轉發留言。誠哉斯言。這種來自普通人的普遍道德焦慮,正是我們找回道德信心、重構道德世界的重要資源。

  “你沒有辦法判斷別人是好人還是壞人,但你自己可以做一個好人。”上海男子潘躍昀在救助被碾壓的4歲女孩時,這樣表達了自己的道德想象和選擇。而在“小悅悅事件”中,陳阿婆只是説了句“總要有人去幫助”。同樣面對車禍,山東龍口女孩刁娜救助陌生傷者的義舉,激發了各方的友善、諒解和誠信……事實上,與某些宏大批判相比,個體努力所激發的道德能量更為巨大,並由此帶來了道德的良性循環。

  在某種意義上,在今天被頻繁提及的“路人”,隱喻了中國從“熟人社會”向“陌生人社會 ”的轉型。在這樣一個個體化、陌生化的時代,消除“冷漠孤獨”的社會症候,紓解現代人的道德焦慮,培育現代社會的信任機制,良好道德想象力的培養是這一切的基礎。(來源:人民日報)

熱詞:

  • 道德選擇
  • 路人
  • 道德力量
  • 道德想象
  • 小悅悅事件
  • 熟人社會
  • 陳阿婆
  • 分數
  • 個體發展
  • 信任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