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大投入 齊聚力 “三方”共享生態之益

發佈時間:2012年01月22日 03:33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華龍網-重慶日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不管是創建國家森林城市,還是創建國家生態園林城市、國家環保模範城市,我市的推進速度都異常迅猛,這裡面,除了各級政府非常重視之外,更重要的是得到了全社會的認可和支持。

  以創建國家森林城市為例,政府、投資者和群眾“三方”都是各取所需,正是集全社會之力,才換來了如今我市生態環境的巨大改善,實現了生態、經濟和社會效益的“三贏”。

  大投入:政府和社會投資前所未有

  “森林工程”建設作為創建國家森林城市的載體,其最終目標是完成建設2200萬畝,而要完成這麼大的一個目標,僅靠政府是不行的。因此,我市在政府加大力度推進的同時,更注重對社會資金的引導。

  在我市已完成的1808萬畝“森林工程”建設任務中,政府的資金主要用於生態公益林建設,和對各种經濟林、苗圃的建設等進行補助。從目前來看,政府的投入是歷年之最,僅工程前三年,市級投入就達31.7億元,是前10年總和的近3倍。

  同時,在林改和補助資金的引導下,大量的社會資金涌入林業。“森林工程”實施以來,我市累計投入資金456億元,其中,社會投入超過150億元。業主大規模的造林在我市各地隨處可見,僅在豐都縣,規模造林1000畝以上的大戶就達220多個。

  齊聚力:投資者和群眾共同參與

  大量的城市資本投身林業,其主要原因是我市實施了一系列的創新,讓參與的投資者和群眾都能受益。比如,在創新造林機制方面,各地探索出了“農民供土地,業主出資金,雙方共管護,收益兩分成”、業主租地造林、政府+公司+基地+農戶”等籌資造林模式。

  大足就採用了“業主制”造林農民以土地入股,由業主進行栽植,最後業主和農民按51%和49%的比例享受收益分紅。這樣,一方面減輕了業主的資金壓力,另一方面,由於農民也佔有股份,對林木的管護更加積極了。

  採用“業主制”造林,大大調動了業主和當地農民的造林積極性。僅2008年,大足就完成8萬畝速豐林的建設,超計劃200%。

  效果:“三方”實現“三贏”

  與投資者和相關農戶投身生態建設、看重眼前利益不一樣,政府更在乎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

  去年10月份,中國林科院和重慶市林科院相關專家,以我市2008年至2010年的825萬畝新造林為例,進行了一次測算。結果顯示,這些新造林全部成林後,每年産出的價值將達183.91億元,其中,除去傳統的産出,這些森林的生態價值超過150億元,佔到森林總體價值的80%以上。

  比如固碳制氧方面的總價值就達到41.17億元。其中,每年增加吸收二氧化碳能力773萬噸,按照中國綠色碳基金會二氧化碳吸收指標178元/噸計算,價值13.75億元;增加釋放氧氣能力457萬噸,按照工業制氧價格600元/噸計算,價值27.42億元。現在市民覺得空氣好了,負氧離子多了,這些其實都是森林在發揮其生態價值的結果。

  另外,森林還具有涵養水源、保育土壤、凈化環境、維護生物多樣性等方面的價值。825萬畝新造林成林後,每年的涵養水源價值達到13.57億元;每年的保育土壤價值達到35.12億元;每年的凈化環境價值達到12.93億元;生物多樣性維護價值則達到49.50億元。今後,隨着碳匯等的實施,這些生態價值都會轉化成為整個社會的財富。

熱詞:

  • 三方
  • 我市
  • 生態公益林建設
  • 森林工程
  • 生態價值
  • 生態效益
  • 生態建設
  • 業主制
  • 農民
  • 投資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