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公費醫療改革不能成了特權的更替

發佈時間:2012年01月22日 01:09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紅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日前,記者從各地了解到,截至目前,內地31個省區市中,至少有24個已取消公費醫療,全部參加醫療保險。其他省份正在逐步取消公費醫療。大多數被採訪的公務員普遍表示接受醫保,認為可以化解許多矛盾和問題,也避免了財政方面的入不敷出。(1月19日《人民日報》)

  乍一看,公費醫療即將退出歷史舞臺,天大的好事。再一想,向公務員利益動刀的改革竟如此順利,實在不對勁。原來,在北京的改革方案中,還有一條“小尾巴”:“公費醫療併入醫保後,公務員可以有補充保險,確保看病報銷補償水平不下降。”

  既然報銷補償水平不下降,還擁有更多的就醫選擇,甚至省去了事先墊付醫療費用的麻煩,當然不會受到利益既得群體的反對,這簡直是一項針對公務員階層的惠民措施。為了保證待遇不降,補充保險應運而生,但具體措施和細外界尚不得而知,是否有統一的標準,是否從財政支出進而讓納稅人埋單等等都是疑問。

  如此一來,公眾期待的平等仍未兌現,公務員仍享有超國民待遇。改革當然會有妥協,但如果只給公費醫療披上一件醫保的外衣,以一項特權代替另一項特權,其意義無疑就大打折扣了,財政的負擔也未必會減輕多少,倒是很有可能轉嫁給其他參保人埋單。

  其實醫療保險制度本身就分為多個層次,城鎮職工、城鎮居民和新農村合作醫療的報銷比例逐層遞減,即使是省醫保、市醫保和職務不同人群,也在起付標準和支付範圍方面不盡相同。總體而言,呈現出向公務員和事業單位職工傾斜,向城市傾斜的特點。改革的要務,必然是朝著我國“十二五”規劃提出的“要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務體系,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方向去努力,縮小不同人群的社會保障差距,而不是換湯不換藥地形式上的改革,一味地退讓和贖買。

  數據顯示,全國公費醫療支出從1953年到1995年增長了106倍,而同期財政收入僅增長27倍;中國政府投入的醫療費用中,80%是為了850萬以黨政幹部為主的群體服務的;另據監察部、人事部披露,全國黨政部門有200萬名各級幹部長期請病假,其中有40萬名幹部長期佔據了幹部病房、幹部招待所、度假村,一年開支約為500億元。

  公費醫療只是一個縮影,在住房、養老金等領域,一些人群的不當利益始終無法被撼動。例如,住房貨幣化改革已經進行了十多年,但很多單位依然在享受著福利分房或者經適房的待遇;養老保險制度也實行了多年,但一些人就是可以從不繳納保險,但退休後卻能領取不菲的養老金。與收入待遇穩定的公務員階層相比,其他人群尤其是低收入人群是否需要更多的補充保險和特殊福利呢?

  公權機關是社會公平的維護者,在涉及自身利益的改革中理應作出表率──既然集運動員與裁判員于一身,就不妨拿出一些魄力來,對“特殊化”動點真格的。

  (來源:紅網)

熱詞:

  • 公費醫療
  • 醫保
  • 小尾巴
  • 人民日報
  • 醫療費用
  • 幹部病房
  • 公共服務均等化
  • 公務員
  • 參加醫療保險
  • 合作醫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