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禮輕"不妨"情意重"

發佈時間:2012年01月21日 13:25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東方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春節又要到了,它是中華民族最隆重的傳統佳節。我國是一個重人倫重親情的國度,春節的一個顯著特點,是充滿著濃郁的人情味。遊子在外,總要千方百計地回家吃年夜飯,上拜父母,下慰兒女。春運時期返鄉旅客特多,大家都想過一個團圓年,正是基於這濃濃的血緣親情。同時,人們也都在節日裏走親訪友,訪貧問苦,形成人與人之間感情交流的高潮。傳統春節是維繫社會人際和諧關係的重要紐帶。如果要講春節的醉人景致,可以列舉種種,諸如品嘗美味佳肴,觀看多彩影劇,遊覽名山大川,等等,不過,我以為,最珍貴的是處處流淌著“深厚的情”,社會上盪漾著溫馨的人情味。

  人情往來,重在心的相通,感情的交流,自古以來親朋間雖然也有相互饋贈一些禮物的,但是,這種“禮尚往來”,主要是體現一種感情的交流,因而講究“禮輕情意重”,“禮”是為了體現“情”,看重的是“情”而不是“禮”。是故有“君子之交淡如水“的古訓。

  值得注意的是,如今在“禮”與“情”的關繫上,出現了顛倒式的異化。禮物的份量越來越重,情意的分量卻越來越輕。送禮不再是一種真情的流露,而成為廹于社會行情的一種無奈。送禮行情的不斷上漲,以致超過不少人經濟條件的許可,為了跟著行情走,不失面子,不得不“打腫臉充胖子”,一邊咬著牙送禮,一邊暗暗地叫苦。這樣的送禮,已非真正發自內心的贈予,而是廹于環境風氣的應付。這樣,“禮”雖然重了,而“情意”卻輕了,異化為“禮重情意輕”。

  時值春節,伴隨著人際來往的空前增多,幾乎所有的成年人都捲入“禮尚往來”之中。由於送禮上的攀比之風猛刮,使送禮成了一筆不小的開銷,以至這種“人情費”逐年上升,遠遠超過百姓收入的增長,成為許多人“傷不起”的經濟負擔,從而被稱為讓人吃不消的“人情債”。“禮”變成了“債”,它內中本應含有的“人情味”也就蕩然無存了。

  在春節的人情大交流中,面對愈演愈烈的送禮之風,需要弘揚“禮輕情意重”的傳統,使大家真正認識到,人情不在於送不送禮,不在於禮物的貴賤,而在於感情的真摯。不要為過於看重“禮”的物質成分的浮糜之風所迷,不要被“人情債”綁架,不讓“禮”中本應盪漾的“情”變淡變味。這恐怕也是發揚我國傳統節日優秀文化傳統的一個課題。

  至於還有一種情況,把送禮當作通門路、打關節的一種手段,説什麼“有禮走遍天下,無禮寸步難行”,因而樂於送重“禮”,這是進一步異化為“禮賄”,更是一種嚴重的人情變味。已經揭露出來的腐敗分子,幾乎沒有一個沒有接受過“禮賄”。春節期期,是發生“禮賄”的高峰期。這樣,按梁實秋的説法,“送禮成了災難”,更應加以堅決的抵制。

  基於此,在人情盪漾的春節裏,我們應當記住“禮輕情意重”,而不要把其異化為“禮重情意輕”。“禮輕”是不妨“情意重”的。

熱詞:

  • 情意
  • 禮輕情意重
  • 人情味
  • 禮賄
  • 禮重情意輕
  • 禮尚往來
  • 行情
  • 景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