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常非凡:劍橋的科研和教育環境自由宜人

發佈時間:2012年01月19日 23:2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百靈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聞名於世的英國劍橋大學被譽為"科學家搖籃",因為這裡培育出了牛頓、達爾文、霍金等一代代科學巨匠。為了探索劍橋大師輩出的奧秘,記者日前來到這裡採訪了多位劍橋人,感到這裡充溢著以人為本的精神。

  科研和教育環境自由宜人

  與産生大科學家最直接相關的是科研環境,劍橋大學校長萊謝克博裏塞維奇在談到劍橋科研環境的優點時,並沒有列舉有多少先進實驗設備,而是指出重在提供學術自由,讓科研人員有根據個人興趣開展研究的時間和空間。

  從中國來到劍橋的華人學者、現在劍橋大學國際製造中心任研究主任的石涌江對此深有感觸。他説,在劍橋做研究很少受干擾,想研究什麼領域,召開何種學術會議,原則上都是可以的。

  另一方面,劍橋還有著讓年輕人成長為科學家的教育環境。劍橋中國學聯主席常非凡説,在劍橋求學有諸多好處,其中重要的兩點都與人有關,一是能方便地與大師們交流,可以像牛頓的名言那樣"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還有一大好處來自同學間自由互動。劍橋吸引了全球各地優秀學生,來自世界不同背景的學生積極互動所産生的知識火花,可以同實驗室或是課堂上的學習一樣有效。

  科技人為本

  在劍橋,"科技人為本"這句話除了可用於科研本身外,還有更高層次的解釋,那就是用科研成果回饋社會。過去幾十年來,劍橋大學科研人員在劍橋地區建立了一千多家科技企業,不僅增加了社會財富,還提供了大量就業機會。

  劍橋為自己定有"奉獻社會"的使命。學校向學生和研究人員倡導這樣一種精神,如果有一項成果,就應當讓社會從中受益。當然如果最後他們也能得到經濟上的回報,那就更好。

  劍橋科技園由劍橋大學三一學院在上世紀70年代建立,是英國最早的科技園,目前有100多家公司、5000多名員工在這裡工作,是英國最負盛名的科技園。

  三一學院主管科技園的羅裏蘭德曼説,有許多人想學習科技園的成功經驗,但他們常把眼光落在園區本身或其基礎設施上,而實際上最重要的因素還是人,是科研人員與商界之間的互動。

  回顧劍橋大學的各個方面,處處都充溢著這種以人為本的精神,也許這正是這個"科學家搖籃"長盛不衰之道。

熱詞:

  • 教育環境
  • 科研環境
  • 科研人員
  • 劍橋大學三一學院
  • 科學家
  • 實驗設備
  • 學術自由
  • 霍金
  • 校長
  • 學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