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彈性退休制體現“政策張力 ”

發佈時間:2012年01月19日 03:40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工人日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據報道,全國婦聯、人社部等國家有關部委正在調研彈性退休制。彈性退休制不是簡單地一刀切,而是讓男女在退休年齡上有選擇權。 這顯示了我國退休政策以人為本,煥發“政策張力”。

  我國現行退休年齡最早是1953年修改的《勞動保險條例》規定的,即男60歲、女50歲。1958年又明確為男60歲,女性工人50歲、女性職員55歲。關於提前退休的政策性規定最早見於1978年頒布的《國務院關於工人退休、退職的暫行辦法》。當一項政策執行了五六十年,難免“功能”退化。更何況,國家關於退休政策的出臺背景與年代尚沒有考慮到現有“社會養老保障體系”。

  1993年黨的十四屆三中全會《關於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若干問題的決定》提出“建立多層次的社會保障體系”,要“按照社會保障的不同類型確定其資金來源和保障方式。重點完善企業養老和失業保險制度,強化社會服務功能以減輕企業負擔”,“城鎮職工養老和醫療保險金由單位和個人共同負擔,實行社會統籌和個人賬戶相結合”,“農民養老以家庭保障為主,與社區扶持相結合。”

  退休政策與社保政策存在“代溝”,不僅出現“交流困難”,而且呈現“零和博弈”。

  幾十年不變的退休政策,已經“使養老金支付的壓力越來越大”,甚至“嚴重影響到養老金的按時足額發放”。

  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曾指出,現行的退休保障體制已經成為中國財政的最大隱患,也成為貨幣政策的長期威脅並影響貨幣政策的短期效果。退休政策與退休保障體制難以適應,要麼改革退休制度,要麼改革退休保障體制,要麼兩者同步改革。

  彈性退休制的調研,最終實現公民在退休年齡上擁有選擇權。彈性退休制或是退休制度改革的方向與趨勢。一方面秉承以人為本理念,另一方面考慮到社會保障體系現狀。當然,社保基金收取、保值增值,尤其是安全問題,亟需躍上新臺階,否則,可能會阻礙或延緩新的退休政策的出臺與施行。

  彈性退休制煥發“政策張力”。退休政策與制度不能“單打獨鬥”,必須與社會保障體系“攜同作戰”。退休政策與社保政策之間如何實現平衡、協調以及可持續,如何實現“正和博弈”,面對諸多因素造成的巨大壓力與阻力,唯有政策張力方能紓解。彈性退休制具備“政策張力”的品質,既滿足了個體的選擇權,又彰顯出政策的靈活性。在彈性與靈活性得到充分體現中,實現政策對人的倫理關懷。

熱詞:

  • 退休政策
  • 政策張力
  • 功能
  • 退休制度
  • 社會保障體系
  • 正和博弈
  • 代溝
  • 零和博弈
  • 彈性
  • 退休年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