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少點模倣,多些創新

發佈時間:2012年01月18日 23:2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東南網-福建日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十七屆六中全會提出要“勇於變革,勇於創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滯”,號召要“創立新知”。創新是文化繁榮的助推力。繁榮社會主義文化,創新很重要。

  可是,相當長的一個時期以來,文化領域模倣成風。國家新聞出版總署署長柳斌傑不久前表示,目前中國文藝作品90%屬於重復、複製和模倣,創新作品不多。比如,近幾年的電影或電視劇,都時興經典重拍,但基本上沒超過原作,因為他們在模擬原作的基礎上,並沒有多少創新。這種現象,在社會語言界也是如此。某個詞語或話語出現後,眾人群起而仿傚之,如“誰動了我的奶酪”,模倣者的句式就是“誰動了我的XXX”;有一部電視劇叫“我的團長我的團”,那麼,就有許多“我的XX我的X”出現。還有,一些電影走紅後,其名字也都被一一模倣,如“一地雞毛”、“非誠勿擾”等等。

  有人或許會説,這些都只不過是大眾娛樂節目而已。事情並非如此簡單。一些影視節目,收視率相當高,在受眾中特別在青少年中所起的潛移默化作用,是毋庸置疑的。像上面所舉的語言的運用,已經涉及我們的社會語言是不斷優化創新還是低俗淺陋、千人一口的問題。當這樣的因襲模倣成為一種社會思維的共性和慣性,甚至成為一種社會心態和價值認同,以至小學生都不自覺地在這樣的大眾教育形式中,逐漸養成模倣性思維,文化還怎麼談得上創新呢?

  類似的情況已經波及學術界。當今學術界模倣、重復的東西比比皆是,極少創新之作。魯迅研究專家張夢陽先生進行了多年的調查研究,得出一個看法:80餘年來的魯迅研究論著,95%是套話、廢話、重復的空言,頂多有5%談出些真見。近年來學術剽竊和失范的現象雖已遭到普遍撻伐,現在寫論文公然拷貝別人的文章然後進行剪貼的現象似有所收斂,但“意襲”者比比皆是。如此因循模倣,如何會有新意?更令人擔憂的是,受此風波及,一些初學者還以為這就是寫論文的正途。如此,不但談不上創新,還因為作者已經形成了認識誤區,長此以往,必將葬送整個民族的創新能力。

  在這樣的環境中,我們再來想想“錢學森之問”,對創新的問題就可能有更深的認識。錢老問的是大學為何培養不出傑出的人才,也就是創新型的人才。錢老非常懷念他的母校美國加州理工學院,他説:“創新的學風瀰漫在整個校園,可以説,整個學校的一個精神就是創新。”加州理工學院的創新精神不是孤立的,它與大環境有關。所以,創新型人才的培養教育並不是只到大學才開始。它應該從幼兒園就開始,著力在全社會創造一種創新的氛圍和環境。大學培養創新型人才,只是金字塔的尖頂上的事情,其基礎在社會,在底層。如果國人的思維中缺少了創新意識,大學是很難培養出創新型人才的。

  中國是個文化大國,有深厚的文化傳統。但因襲模倣,不是對傳統的繼承,是淹沒和褻瀆了傳統。只有創新,文化才會發展。少點模倣,多些創新吧。

熱詞:

  • 模倣者
  • 模倣性
  • 創新能力
  • 創新型人才
  • 一地雞毛
  • 創新精神
  • 創新意識
  • 魯迅研究
  • 電視劇
  • 原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