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經濟臺滾動新聞 >

[經濟半小時]315在行動:網絡團購騙局調查(2011.03.19)

發佈時間:2011年03月19日 23:21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CCTV-經濟半小時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專題:2011年CCTV315晚會

    主編:熊曼琳 編導:侯珍瑪 王海濤 攝像:張明 樊金峰

    主持人:我們來關注一下有關網絡團購的特別調查,網絡購物是近幾年比較熱門的購物方式,而網絡團購更是由於超低的價格,快捷的送貨方式,受到網絡消費者的親睞,不過隨著網絡團購的不斷壯大,很多消費者發現,其實團購裏有很多陷阱。

    <一>、團購行業亂象叢生:“貨不對板”,網站玩失蹤

    在北京打工的楊小姐是一名網絡購物愛好者。兩個月之前,眼看著自己的護膚品即將用完,楊小姐又開始在網上尋找著下一個目標,無意間,她進入了一家名叫“女社化粧品商城”的團購網站,上面的一套名牌化粧品鎖住了楊小姐的目光。

    楊小姐:一個洗面奶,一個水,一個乳液,一個霜,還有一個眼霜,才160塊錢,市場價單個怎麼也有五六百,七八百。

    如此便宜的價格讓楊小姐很心動,這個價錢甚至比淘寶網上還要便宜很多,而且網站上還赫然寫著“正品商城、假一賠十”的字樣,楊小姐覺得很放心,於是想也沒想就在網上匯了款。三天后,約定到貨的時間到了,可貨卻沒有到,網站的客服QQ也總是出於離線狀態.

    楊小姐:上它的QQ空間,然後上面有一些網友給,給它留言被騙了,要求它退款,我就感覺可能是被騙了。

    這讓楊小姐心裏開始打鼓。自己到底有沒有被騙呢?又過了幾天,通過QQ,楊小姐和這家團購網站的客服終於再次聯絡上了。

    楊小姐:它就是説,因為倉庫要那個什麼裝修,要搬家,然後沒有給我發貨

    在楊小姐的再三催促下,網站當天就發了貨。兩天后,楊小姐終於收到了姍姍來遲的這套化粧品,可令她沒想到的是,一件更讓人鬱悶的事情發生了。

    楊小姐:收到這個貨,發現給我發的貨不是蘭蔻套裝,是資生堂

    原來,“女社化粧品網站”給楊小姐發來的是網頁上標著150元的另一個品牌的套裝。這讓楊小姐覺得有些莫名其妙。不過儘管品牌換了,價錢也相差了10塊錢,可楊小姐也沒打算退貨,她尋思著就當嘗試一個新的品牌,可是,手裏的這套化粧品讓她是越看越覺得不對勁兒。

    楊小姐:就是印字跡比較粗糙,粗細不均勻,而且水的味道比較刺鼻。

    不僅如此,這套化粧品的瓶蓋上的金漆已經脫落,瓶身上印有化粧品的品牌名稱,竟然莫名奇妙的少了一個字母,整套化粧品的包裝也是非常粗糙。楊小姐馬上又到這個品牌的官網上進行了查詢。

    楊小姐:根本沒有這個套裝,資生堂也沒有這個套裝。

    種種跡象表明,楊小姐手裏的這套化粧品無疑是個冒牌假貨,更讓她氣憤的是,她看到網上到處是批發這種化粧品的信息,價格也只有六、七十元錢。

    楊小姐:不管它給我發的什麼貨,就是真的話我也是不會在乎十塊錢,但是它還是假的,這個假的我肯定不敢用,擦在臉上,萬一毀了容怎麼辦。

    一怒之下,楊小姐馬上聯絡了這家網站的客服QQ。

    楊小姐:就聯絡不上,就它已經把我給拉黑了,就是收入黑名單了

    可始終無法取得聯絡,於是,楊小姐又撥打了這家網站上的客服電話,可電話裏卻傳來以下聲音。

    電話現場聲:對不起,您撥打的電話是空號

    在網絡團購中上當受騙的不止楊小姐一個人。黃小姐可以稱得上一個資深的老團友,從去年3月份團購網站剛剛開始興起的時候,她就瘋狂的愛上了團購。

    黃小姐 網絡團購消費者

    黃小姐:瘋狂地看那個團購,然後基本上每月工資都是扔在那兒。

    前不久,黃小姐在一家名叫“一道團”的網站上團購了自己心儀已久的一雙名牌鞋子。

    黃小姐:價錢給我打低折,148才。

    原價1280元,團購價才賣148元,1.2折的超低折扣讓黃小姐怦然心動。

    黃小姐:衝動,真是一種衝動,沒想過那麼多,就買了。

    下單、付款,不到10分鐘,黃小姐就在網上完成了這筆交易。三天之後,她就收到了自己期盼已久的鞋子,可讓她怎麼也沒想到的是,就在打開盒子的那一瞬間,卻傻了眼。

    黃小姐:就發現不對,完全不是那麼回事,它那個毛,裏面的毛都掉了,嘩嘩地掉。縫的鞋底和那個鞋面,縫的那塊兒都是線頭

    看到手中的鞋子和網站上所説的“正品”相差甚遠,黃小姐意識到自己上了當,就趕緊按照郵寄單上的電話給遠在上海的“一道團”網站打過去。

    黃小姐:態度特別好,説那您給我寄回來吧,把那個上面為什麼要退,上面有什麼問題,然後郵寄過來的那個郵費都寫上

    按照團購網站所説的要求,黃小姐把鞋子又寄了回去,可沒想到她卻從此開始了漫長的等待。一個月之後,一件讓她更加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

    黃小姐:打電話打不通,打不通然後我又上它那個網站,結果網站打不開,突然就有種感覺,這絕對不正常

    擔心受騙,黃小姐開始在網上搜索關於“一道團”的一切信息,可結果卻看到一條條投訴“一道團”團購網站的受騙信息。本想花超低價買雙正品鞋,沒想到黃小姐到最後是竹籃打水一場空。

    黃小姐:網站就關了,錢也沒還給我,然後鞋也退回去了。

    主持人:楊小姐和黃小姐遇到的都是不怎麼靠譜的網站團購,這些都是網絡上的團購網站,一些有實體店的團購公司總應該有點保障吧,接下來,我們來看看譚先生的團購遭遇。

    <二>、團購行業亂象叢生:實體店莫名消失

    除了網站玩失蹤,有些開展團購的實體店也會關門大吉。譚先生去年曾經在網站上團購了三里屯商品街上一家遊戲廳的金卡。

    譚先生 網絡團購消費者

    譚先生:我還能逛街,我還能玩兒遊戲,那特別美,感覺那種特別特別美。

    更讓他心動的是,團購的價格十分誘人,只需要花費43元便可以買到原價333元的遊戲幣。

    譚先生:我特別高興,我都不可思議。

    於是報著試試看的心態,譚先生在網上付費了,果然過了沒多久,一張團購成功的憑證就出現在了他的帳戶裏。第二天,譚先生決定去實地考察一翻。

    譚先生:所有機器爆滿,全是人,都很火爆,都特火。估計因為人太多了,管理不過來,幣也發不過來,玩得不亦樂乎,我特別高興。都不可思議。

    有了這次成功的體驗,譚先生決定週末帶著女朋友一起去玩。可是萬萬沒有想到,迎接他們的卻是緊瑣的大門。

    譚先生:不對勁,然後看下面的公告牌説正在裝修,暫停營業,然後我就打電話,打不通,佔線,這下我就蒙了,怎麼辦這個,這個很撓頭。並且帶著自己喜歡女孩子過來,跟她説了天花亂墜地説了那麼多,很尷尬知道吧。

    主持人:和譚先生一樣被網絡團購忽悠的消費者不在少數,漸漸地消費者們發現,網絡團購最多的就是以非常低的價格誘惑消費者,名義上打著廠家拿貨,薄利多銷的幌子,其實並不是這麼回事,接下來,讓我們來了解一下團購網的潛規則。

    <三>、團購行業發展迅猛,美團網CEO王興自曝內幕

    在2010年的中國網絡購物市場中,網絡團購可以説是在互聯網消費中又出現的一種新的消費模式。從2010年3月,國內首家團購網站上線開始,隨即就呈現出一個“井噴式”的發展態勢,短短幾個月,就從“百團大戰”發展到“千團大戰”。

    劉斌 易觀國際高級投資經理

    劉斌:應該在5到10家(每天)這樣一個範圍之內,每天都會有新的團購網站出現

    這一切都源自於美國一個名為groupon的團購網站。2008年11月,Groupon團購網在美國上線,其獨特的營銷模式和成功的運作經驗立即引爆了全球團購網市場的興起。

    劉斌:它本身的營收也是從2009年的3000多萬美金,一下子飆升到去年的7點多億美金,也正是這樣一個快速的成長模式,使得大家對團購這樣一種新的創新模式非常地吃驚,然後就會有大量的模倣者出現。

    在巨大的利潤刺激下,無數個團購網站在全球快速發展起來。據第三方分析機構易觀國際發佈的數據顯示,從2010年3月開始,截止到目前,國內團購網站的總數已經發展到3265家。在這些團購網站中,從實體商品到中西餐、影劇院、美發美體、KTV、各類培訓等,內容類型包羅萬象,而其團購産品的折扣通常又低於傳統購物網站,只是市場價的一至四折,更有很多産品達到了一折以下,吸引了很多消費者的眼球。據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數據統計,2010年,網購市場交易規模達5131億元,同比增長97.3%,其中網絡團購憑藉組團消費、超低折扣,聚集了大量人氣。作為最早進入網絡團購市場的網站,美團網在2010年的銷售額就達到了2.3億。

    王興 美團網首席執行官

    王興:團購這個模式還是很有生命力,它滿足了消費者跟商家的需求,所以才能發展非常快。

    不過,易觀國際在對國內的團購網站的追蹤中發現,目前國內的網絡團購市場在快速發展的同時,也存在著很多問題。

    劉斌 易觀國際高級投資經理

    劉斌:目前所有的網站,它提供的團購的服務和産品是同質化非常嚴重的,第二方面就是因為大家這種網站的規模大小不一,所以它服務的質量是良莠不齊的,因此帶來了非常多的客戶的投訴和體驗方面的很差的體驗的效果。

    前不久,美團網CEO王興在網站上線一週年時,高調宣佈推出“過期退”計劃,將過去一年內美團網會員過期未消費的1072萬元款項返還給美團會員,今後用戶過期未消費將獲得退款服務。王興透露,事實上用戶過期未消費的沉澱資金已經成為團購行業收入的一部分,這已是團購行業的潛規則。

    王興:我們去年一年交易額是2.3億,然後2.3億有5%是消費者未消費沉澱資金

    王興告訴記者,美團網的用戶沉澱資金佔總銷售額的比例還較低,很多網購網站這一比例可能會更高。早在2010年,團寶網就曾經自曝內幕,有四成用戶因工作繁忙等原因未能即時消費。除了消費者的沉澱資金,王興還告訴記者,團購網站還存在的兩大團購陷阱。

    王興:一是把一個東西原價虛高,然後再貌似打一個大折扣,其實比原價優惠不了多少,另一種情況就是有些團購網站會把這個銷量標的非常好,以此吸引消費者。

    記者:比如説參團人數。

    王興:對,它可能原來只是有十個,二十個,它標五百,六百。甚至兩千人參加,看起來非常熱鬧。

    主持人:通過業界的人士爆出的這些內幕,我們才了解到了團購網竟然有著這樣的潛規則,這個的確讓消費者感到了吃驚,報著探求團購真相的目的,記者以化名的名義,參與了一場團購網交易。

    <四>、記者實地調查團購陷阱

    那麼情況到底是不是如此呢?記者以團購大米的名義,虛擬了一個高出市場價的價格,在網上下載了一些材料,拼成一份“産品説明書”,想試一試這樣的商品和材料能不能過關。記者首先聯絡到了一家團購網站。

    記者(電話採訪):是團購網站吧?

    某團購網站負責人:對。

    記者(電話採訪):我們是東北一家米廠,我們想和你們談合作團購的事情,可以見面談嗎?

    某團購網站負責人:可以吧

    記者(電話採訪):我們用帶什麼資料供你們審核嗎?

    某團購網站負責人:可以帶一些産品的詳細簡介,就這些。

    記者(電話採訪):但是像公章、營業執照,我現在沒有辦法提供給你,怎麼辦?

    某團購網站負責人:也OK啊,可以以個人、商貿公司的形式合作。

    見面之後,這名工作人員簡單看了一下記者帶去的資料,告訴記者,完全沒有問題,可以合作,沒有要求提供經營者及商品的任何真實有效的信息,這位工作人員就開始策劃推銷了。第一招就是先抬高原價,造成低折扣的假象。

    某團購網站工作人員:比如説,現價15元每千克,原價是35元

    記者:27元可以變成35元是吧?

    某團購網站工作人員:沒問題,這就是編輯的一個數字問題而已  

    記者:這樣的話就顯得

    某團購網站工作人員:折扣低啊

    團購網站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修改價格是團購圈內的潛規則,大家都這麼幹。記者又找到了另一家團購網站,果然這家網站出的主意和前一家一模一樣。

    團購網站工作人員:你定多少錢就多少錢,你要是你的核心産品,就是這個的産品我賣多少錢,就是15元一公斤,這一點你自己控制好就行了

    記者:你們只是管往上加多少錢,賺自己的錢就可以了

    團購網站工作人員:對對對

    記者:那現在這麼做的人多嗎?

    團購網站工作人員:可以説很普遍

    第二招就是操縱團購人數。在團購網站上,商品的購買數量越高,網民們會覺得這件商品的質量相對有保障。因此,團購人數是非常重要的。

    團購網站工作人員1:刺激消費者購買,你要一直挂著零,很難看,我給你標一些虛數在裏面,摻和一些虛數,大家認為好,就都來買了。

    團購網站工作人員2:要的就是爆炸性的效果、轟動性的效果,因為畢竟人數才能烘托出效果來,加一千人,OK啊,就是讓消費者知道這個産品是火爆的

    為了向記者展示自己公司操縱團購的能力,網站工作人員立即修改了一個團購的購買人數。

    團購網站工作人員2:這是我們後臺的這個。

    記者:現在能加嗎?

    團購網站工作人員2:現在能加,非常簡單

    果然,他只是進入後臺系統,輸入要修改的人數,頁面上的購買人數立即就改變了。這名工作人員還教給記者團購網站逃脫責任的一個慣用伎倆,那就是“玩失蹤”。因為通常情況下,團購網站基本上只留下一部電話,或者一個郵箱地址等很有限的信息,即便出了事兒,消費者也根本找不到他們。

    主持人:團購給消費者帶來更多實惠的同時,另一方面,大量的欺詐行為成為消費者投訴的熱點,那麼消費者在網絡團購時應該注意什麼,遇到麻煩又該怎麼處理呢?來看記者的調查。

    <五>、團購網站成投訴熱點,法律監管尚屬空白

    良莠不齊的團購網站是各出奇招,紛繁誘人的優惠信息更是想盡辦法奪人眼球,消費者在分享了“抱團”消費帶來的實惠的同時,卻也遭遇著團購引發的各種糾紛。目前,針對網絡團購的投訴數量也不斷攀升,團購網站已經成為新的投訴熱點。

    皮小林 中國消費者協會投訴部副主任

    皮小林:出現的主要問題是團購網站銷售假冒偽劣産品,貨不對板,延遲付貨,以及退換貨難,還有一些虛假折扣等等

    315消費電子投訴網數據顯示,從2010年1月至今,涉及團購詐騙類的投訴已經佔到投訴總量的42.56%。在2010年,團購的投訴量為2090宗,而到了2011年1月至今,不到3個月時間,團購的投訴量已高達1573宗。

    皮小林:就是説準入的門檻太低,幾個人,幾臺電腦,一套軟體它就能夠辦一個團購網站。

    據了解,註冊一個網站需要在工信部備案,如果是經營性網站還需要在工商部門備案,但是在實際操作中,沒有在工信部和工商部分備案的團購網站仍然可以在網絡市場中存在,而即使是備案的網站,也有很多是使用的虛假信息。

    邱寶昌 中國消費者協會專家律師團團長

    邱寶昌:一旦網絡團購遇到糾紛,它解決起來比我們現實當中的這種購買這種消費糾紛解決要難得多,就是一個主體你確定有難度。第二,很難找到主體。

    針對以上情況,2010年10月29日,由中國國際電子商務中心制定的我國首個《電子商務信用認證規則》正式發佈試行,對網站規模、經營者的註冊資金、實名登記、信用記錄進行審核。截至目前,有40家團購網站通過認證,其中包含了團購網站行業排名前20名的大型經營企業,通過認證的團購網站的市場份額接近整個團購市場的40%。此規則的制定和出臺無疑將對引導消費、規範整個網絡團購市場起到一個良好的引導作用,但是它並沒有強制性的法律效力,也就是説,即使不通過這個認證,團購網站仍然可以存在並經營。

    邱寶昌:對團購網站這一塊,沒有單獨的、專門性的、強制性規定,沒有。

    第三方分析機構易觀國際劉斌認為,美國的經驗值得我們借鑒。劉斌告訴記者,與國內的團購網站相比,groupon更加注重對商戶的品牌的選擇。

    劉斌 易觀國際高級投資經理

    劉斌:首先在售前方面,它會對商戶進行非常嚴格的質量的篩選和把控,不會出現像國內經常會遇到的誇大宣傳,或者是消費陷阱這樣的問題。

    在美國,對於團購網站的準入沒有具體規定,但是網站在註冊登記時,需要提供詳細的身份證明、住址、辦公地址、服務類型等信息。這些團購網站非常看重售後服務的保障體系建設。

    劉斌:它們會提供全面的這種服務的保障,包括可能您消費完以後,但是你對整個消費過程不滿意,他們也是可以由他來擔保,進行退款。

    劉斌告訴記者,在美國,付款後未收到商品的消費者,可以向美國政府有關部門設立的網絡欺詐投訴中心投訴。該中心接受投訴後,由標準普爾、穆迪、惠譽等第三方分析機構進行信用評級。一旦構成欺詐消費者的行為,網站有可能面臨高達上億美元的鉅額罰款。

    對於目前網絡團購市場存在的情況,邱寶昌認為應該由非盈利機構來組織和建立信用保障體系,並且加強和完善法律上的監管。

    邱寶昌:要完善立法,加大對團購網站的規制,法律上應該重罰,一定要加大他律,加大他的違法成本,這樣才能對規範網絡的監管,特別對團購網絡經營者,我認為會起到很好的作用。

    中國消費者協會皮小林也向廣大消費者提出了自己的建議。

    皮小林:消費者參加團購活動中,出現合法權益受到損害時,團購網站有責任、有義務幫助消費者維權,第二是儘量選擇規模大、口碑好的網站,廣大消費者在參與網絡團購活動中,要養成保存好交易記錄等相關證據的好習慣,便於事後維權。

    主持人:315晚會播出之後,我們也開通了新浪官方微博。網友們也持續用微博互動的方式表達著他們的觀點。網友鳴戈説,看央視“315晚會”回訪節目才知道錦湖輪胎的問題,我去年先後換了四條,結果用了不到三個月就冒泡變形!網友胖墩兒的天堂説,媒體應該把維權的報道日常化,而我們要習慣化。感謝大家關注我們“315”系列節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