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中科院高質量完成"天宮""神八"交會對接相關任務

發佈時間:2012年01月18日 14:37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新社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中新社北京1月16日電 (記者 孫自法)中國科學院院長白春禮16日説,2011年,該院高質量完成天宮一號與神舟八號交會對接相關任務,高水平完成有效載荷在軌實驗,開展空間材料科學、空間環境與物理探測等研究,利用中德合作研製的實驗設備開展17項空間生命科學實驗。

  中科院2012年度工作會議當天在北京舉行,白春禮做工作報告時作上述表示。他介紹説,一年來,中科院科技創新取得豐碩成果:

  在國家重大科技任務方面,高質量完成“天宮”“神八”交會對接相關任務的同時,中科院作為“蛟龍號”載人潛水器主要承擔單位之一,還自主研發控制、通信方面主要技術,實現貼近海底穩定自動巡航和精確懸停定位,高速數字化水聲通信技術達到國際領先水平;國防科技創新方面也取得一批重大創新成果。

  在可持續能源與資源、先進材料與綠色智慧製造、信息網絡、普惠健康保健、生態環境保護與治理、空天海洋能力提升和應用等方面,中科院取得一批關鍵技術突破和系統解決方案,包括:建成世界首座千伏級超導變電站並投入工程示範運行;建成世界首個過程工程虛擬實驗室;工業過程自動化無線網絡技術標準成為國際標準;成功實現小鼠尾巴成纖維細胞轉分化為肝細胞,為體細胞直接誘導獲得肝臟細胞進行移植奠定基礎;揭示沙塵暴起沙機制,自主研發沙塵暴預測預報模式並推廣應用;研製並成功發射創新一號03星,完成遙感十二號和十三號、試驗四號、海洋二號等衛星主要載荷研製任務;自主研製海底流動地震觀測臺陣,提高中國海底地震觀測、海底油氣資源勘探的技術水平。

  在重要基礎研究與交叉科學領域也獲一批重要研究成果,如:實現分子機器的動態組裝及其運動調控;探測到迄今最重的反物質原子核——氦4核;發現卵細胞重編程新機制;揭示栽培稻的起源與演化,闡明高等植物中組蛋白甲基化修飾的重要機制;揭示南北半球冰量和氣溫驅動冰期—間冰期印度夏季風變遷的機理;發現迄今最古老的宏體多細胞生物群——藍田生物群等。

  白春禮稱,2011年,中科院“創新2020”正式全面啟動,並順利完成試點啟動階段目標任務。這將進一步增強中科院自主創新、引領發展的能力,為“創新2020”邁向重點跨越階段奠定堅實基礎。(完)

熱詞:

  • 交會對接
  • 中科院
  • 天宮
  • 載人潛水器
  • 分子機器
  • 海洋能力
  • 空間生命科學
  • 蛟龍號
  • 研製
  • 生物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