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急救醫師“少人” 急救站點“缺地”

發佈時間:2012年01月18日 07:16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人民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根據規劃,全市120急救醫師應為1000名,但到2011年僅有577人,缺口將近一半,這已經成為院前急救工作中最大的軟肋。”在政協大會發言時,任忠鳴的一番話,讓台下不少委員皺起了眉頭。任忠鳴在代表致公黨的發言中指出,2010年全市急救服務出車近50萬車次,居全國第一,預計到2015年將突破80萬車次。但是,由於“少人”“缺地”,目前上海院前急救工作的現狀難以適應市民需求和城市發展與變化。

  為什麼120急救醫師的缺口會那麼大?

  調研顯示,急救醫師這一職業工作強度大,通常是12小時白班接夜班,一個班出車次數甚至達到12到15次;工作風險大,接觸的都是危重病人。然而,120急救醫師的職稱晉陞難,沒有合理轉崗機制,45歲之後體力、精力都難以適應工作需要,但又找不到出路;他們的辦公、休息場所條件差,比如常年解決就餐問題就靠路邊買個盒飯。

  吃力不“討好”,導致院前急救招不到人、留不住人。現在很少有本地醫學畢業生願意從事這一職業,但外地招來的人幹不了多久就辭職,流失率相當高。市急救中心2010年新招34人,同時流失33人。

  人員配置不足,致使急救值班車輛的配置遠遠不能滿足市民日常急救服務基本需要,120急救中心只好通過人員加班加點等內部挖潛辦法來應對。

  為什麼市民對120的反應時間頗有微詞?

  任忠鳴在發言中指出,這是“缺地”造成的。2011年底全市已建成急救分站111個,但由於沒有與消防一樣在城市公建配套規劃中被嚴格落實,中心城區僅36個急救網點,受制于道路設置、交通擁堵等因素,城區急救平均反應時間約為12分鐘,與發達國家和地區平均8分鐘還存在一定的差距,而郊區急救反應時間更長。

  此外,這些站點距離用房和車位各300平方米的標準化建設規劃要求相差很遠,停放車輛和工作人員休息、辦公等場所條件較差。

  【建議】增收入妥分流

  “建立隨社會平均工資的增長而調整急救醫師收入機制,同時還應考慮增設崗位補貼,並在戶口、公租房等方面提供各種便利。”致公黨提出,還可根據急救醫師職業特點,量身定做職稱晉陞標準,提高其從業積極性。而衛生主管部門應建立機制,讓45歲以上的急救醫師可分流到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等。

  此外,應儘快將120急救網點納入城市公建必不可少的基礎配套設施範圍,並適當增加急救站點數量,對全市的急救站點資源佈局進行合理調整和優化,努力趕上發達國家8分鐘的急救反應水平。

熱詞:

  • 醫師
  • 缺地
  • 少人
  • 院前急救
  • 致公黨
  • 職稱晉陞
  • 公建
  • 站點
  • 2010年
  • 收入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