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消費者不是只生活在新聞裏

發佈時間:2012年01月17日 01:48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法制網——法制日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在日前舉辦的第六屆人民社會責任獎頒獎盛典上,娃哈哈集團董事長宗慶後獲“2011年度傑出貢獻人物獎”。在接受採訪時,他談及食品安全問題表示,“實際上,近些年不少所謂的‘食品安全問題’都是有人故意炮製出來的,但一些媒體卻利用消費者的心理大做文章。”

  不錯,食品安全問題的確正日益成為當下的新聞富礦,但披露食品安全領域的種種亂象,不正是媒體報道的責任之一嗎?事實上,眾多曝光的食品安全事件,並不是過於放大了,恰恰是“縮水”了。一方面,新聞媒體容量是有限的,不可能曝出所有的“食品安全新聞”,另一方面,媒體報道也受制于諸多外在因素,有的報道很難面世。由是觀之,新聞報道“惡化消費者情緒論”不值一駁。直麵食品安全,消費者的情緒到底來自何處?它是來自監管不力,以及食品安全問題的氾濫現狀。

  沒有無緣無故的消費者情緒,也沒有只生活在食品安全新聞裏的消費者,這正是宗慶後歸咎媒體話語中最大的忽略與悖論。説到底,食品安全問題之所以會成為一個巨大的社會問題,消費者之所以始終心意難平,一切只是不堪現實的某種投射:當消費者時刻感覺到生活在一個“食無安全”的社會裏,此時新聞的指摘其實對他們已經影響甚微了。

  沒有只生活在食品安全新聞裏的消費者,卻並不代表沒有生活在食品安全新聞裏的生産者。在宗慶後等一些食品生産者看來,他們或許早已經習慣了這樣的産品品牌維護觀念:在他們看來,有關食品安全問題的頻發,只是媒體不斷報道的結果。搞定了媒體,勢單力薄的消費者並不足懼,食品品牌自然也就有了“美譽度”。如此庸俗的公關思維下,也就自然而然地有了“媒體煽動情緒”的指責。

  (王聃)

熱詞:

  • 消費者
  • 食品安全問題
  • 美譽度
  • 亂象
  • 宗慶後
  • 娃哈哈集團
  • 新聞媒體
  • 富礦
  • 新聞報道
  • 獎頒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