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讓陌生人不再“陌生”──委員們熱議道德與良心

發佈時間:2012年01月16日 18:36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山西日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譴責與反思交織,憂慮與希望同在……這是2011年我省一系列道德事件勾勒出的複雜圖景。連日的討論中,道德話題再次觸動委員們的心靈。

  “從熟人社會到陌生人社會,每個人都在經歷著生活環境的巨大轉型。”委員們並不認可社會道德正在加速滑坡。大家認為,由於沒有熟人間的信任體系,違反道德準則的代價很低,人性中的一些缺點也便暴露出來,應倡導人們在陌生人社會中學做好人。

  建立信任體系

  鏡頭回放:2011年11月14日,在北京現代音樂研修學院讀書的忻州女孩李志敏上街,看到一個衣衫襤褸的乞丐倒在地上。她奔到乞丐身旁雙膝跪地按壓心臟,併為其做人工呼吸,乞丐終於醒了過來。救人視頻被傳上網,她被網民譽為“最美女孩”。

  “山西缺好人嗎?不缺!缺的是讓好人的愛心聚集在一起的平臺和機制。”郭慧民委員這樣認為。他説,計劃經濟時代是單位、街坊之間的熟人文化圈,兩個熟人上了公交車,看到有空座會反復謙讓,誰也不會先去坐。在這樣的社會基礎上,人人都是好人,因為人和人之間存在信任感。但如果是陌生人之間,就會去搶座,根源並不是人心變壞了,而是陌生人社會中的信任體系還沒有建立起來。熟人社會在市場經濟大潮中不可避免地日漸消解,但社會總歸是好人多,人心向善的基本面沒有改變,我們應努力營造陌生人社會中的信任氛圍。

  堅守道德底線

  鏡頭回放:山西師範大學臨汾學院女孩孟佩傑,帶著癱瘓養母上大學,用平凡的事跡向三晉父老折射出人性中的偉大光輝。1月8日,她當選為2011年度 “感動山西”十大人物。

  陽泉市近日對2000名市民的一份抽樣調查顯示,相信“誠實守信吃虧”的人竟達72.6%,一旦底線失守成為常態,就意味著社會道德滑坡,那時我們將付出巨大代價。韓清華委員認為,道德底線是一個社會道德架構的基礎,儘管突破底線的只是少數人,但對整個社會道德建設帶來的危險不容忽視。無論時代如何變遷,總有人們普遍肯定的品格:誠信、善良、友愛、敬業、平等、尊重他人、清正廉潔、關愛生命。值得欣慰的是,突破底線的行為並沒有成為主流,人們總是強烈地呼籲道德底線的堅守。重建道德,沒有人能夠置身事外,理應回歸一個樸素的道理:人人為我,我為人人。

  亟盼法律介入

  鏡頭回放:太原市晉源區區委幹部崔潤懷,40年如一日見義勇為,受過傷、流過血,抓獲小偷1700多個,被評為全國道德模範提名獎,但也有人説他“神經病”“作秀”。

  走出道德困境靠什麼?除了旗幟鮮明地提倡什麼、反對什麼外,還要有激勵和譴責機制,乃至法律介入。許進娥委員認為,我們面臨困境的問題出在道德自身屬性上,一旦出現問題,完全靠道德與良心是難以解決的。真正能保衛道德的是法律,因為法律是明確的,有章可循,有據可考,法律是唯一的,同時法律還是外在強制的。法律的作用就是裁判是非,立法需要準確地表達道德追求,要在字裏行間清楚地表達道德追求,體現作為人、作為特定時代普遍的核心價值觀。當然,我們還需警惕執法上的偏頗。

熱詞:

  • 陌生人
  • 道德底線
  • 道德困境
  • 熱議
  • 熟人社會
  • 太原市晉源區
  • 抓獲
  • 山西師範大學
  • 清正廉潔
  • 按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