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同案不同判”如何避免?

發佈時間:2012年01月16日 17:28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解放日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施嘉驊代表(右)在審議人大常委會工作報告。

  張馳 攝

嚴勝雄委員(右)就大額資金監管等問題建言。

  張海峰 攝

  本報記者 欒吟之

  “司法實踐過程中,一些訴訟當事人和律師往往反映,對事實基本相同的案件,判決結果卻差別很大甚至截然相反……”對於此類“同案不同判”現象,不少代表對此提出,建立健全案例指導制度,定期向社會公佈熱點問題的指導性案例,建立法院內部協調機制等等,以此推進法律適用統一。

  “司法正義要求相同的案件獲得相同的判決結果。”孫洪林代表説,所謂“相同的案件”,是指訴訟標的種類相同或相似、法律構成要件事實相同或相近,而“同案同判”的法理基礎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憲法精神。但在司法實踐中,無論是刑事案件還是民事案件,確實存在“同案不同判”現象。顧肖榮代表也説,法學界有一種觀點,認為“同案不同判”的現象很正常,就像 “世界上沒有完全相同的兩片樹葉”一樣,所有案件中的犯罪主體和被害人等情況都各不相同。儘管這種説法有一定道理,但“同案不同判”會使公眾對司法公正的認可和信任程度下降。

  “同案不同判”現象為何會産生?一些代表分析,除了案件本身的情況千差萬別之外,制定法的局限性、滯後性、抽象性、模糊性造成了法律的真空地帶,參差不齊的法官素質導致法官對案件事實、法律適用的認知存有差異等。

  對此,孫洪林代表建議,要進一步建立健全案例指導制度,甄選一些依照法定程序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裁判案例作為指導性案例。發揮典型案例的示範引導作用,通過具體案件的類比來實現同案同判,統一裁判尺度。這些案例可以為法官審理案件提供借鑒和指導,對有相同或類似事實的案件,在法律適用和裁量幅度上可以參照相關指導性案例進行判決,規範法官自由裁量權行使。

  “最好將指導性案例以彙編成冊,定期向社會公佈。”厲明代表建議,指導性案例應聚焦社會熱點問題和判決中容易産生分歧的案例,比如超市停車失竊超市是否要擔責、物業企業與業主之間的物業費糾紛等,及時讓社會公眾、訴訟當事人和律師都能了解這些案例。

  “法院也要通過建立內部協調機制推進法律適用統一。”孫洪林代表還建議,建立法院與法院之間、法院內部各審判機構之間、審判組織之間的法律適用協調機制,以統一裁判尺度;要加強對法官的培訓,特別要加強裁判方法、法律適用技術等方面的培訓;建立各法院法官的交流制度,以在各級法院系統之間形成最低限度的法律共識,通過建立裁判文書數據庫,培養法官尋找、參考使用案例的意識和習慣,建立並完善裁判文書檢索系統。

  顧肖榮代表還建議,要進一步加大案件評查力度,檢察機關要加強法律監督職能,利用監督員等外部監督力量,建立並完善違法審判責任追究制度,加強對法官公正司法的監督。

熱詞:

  • 要件事實
  • 同案不同判
  • 法律適用
  • 法官自由裁量權
  • 裁判文書
  • 審判組織
  • 判決結果
  • 司法實踐
  • 訴訟當事人
  • 物業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