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今天下午,韓正市長就代表、委員普遍關心的問題,作政府工作報告的補充發言。以下是發言摘要。(1月13日東方網)
在一年一度的地方兩會上,上海市長韓正作“政府工作報告”之後再作“補充發言”,可謂“梅開三度”,這也是“上海兩會”的一大創新。
地方兩會,通常情況下,行政“一把手”給代表委員們作政府工作報告後,便參加分組討論,代表委員們對政府工作報告發表意見並建言獻策;接下來,就是“會議充分肯定人民政府過去一年的工作,同意報告提出的今年經濟社會發展的目標任務和工作部署,決定批准這個報告”,多年來這種“老套”,似乎也已形成“慣例”。
畢竟,時代在前進。當下,一些地方的“兩會”,不光“會場內”代表委員們對“政府工作報告”有質詢,有議案,有提案,且“會場外”人民群眾對與他們自己息息相關的“政府工作報告”也有相當的“關切與熱議”;可以説,地方兩會已越來越不是曾經的代表委員們來“吃吃飯,排排座,舉舉手”,而是對“政府工作報告”有着“深入地討論”,甚而至於,有些代表委員在會上“連連放炮”;而面對“創新與轉型”及諸多民生難題的有關“熱議”,“政府工作報告”的“發言人”不該“裝聾作啞”,而有必要“補充”一下對一系列“宏觀問題”進一步作出深入而細緻的“釋疑解惑”,這正是地方兩會的使命使然。
“關於當前經濟形勢”、“關於營業稅改徵增值稅試點”、“關於教育投入”、“關於調控物價”、“關於大氣環境監測”——這些,哪一項不是事關“國計民生”,哪一項不是政府工作的“熱點、難點”?!而這“補充發言”,正是人民政府與代表委員及人民群眾對這些“熱點、難點”的一次必要的“深度溝通與交流”。
“萬紫千紅才是春”。上海市長的這種“補充發言”,應儘快地推廣開來,地方兩會乃至全國兩會都有必要與時俱進而進行改革,應該將此作為一項制度性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