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長恨歌》的山水狂想

發佈時間:2012年01月15日 20:17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教育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實景歷史舞劇《長恨歌》劇照

  ■李震

  某日,從乾陵下來,直奔驪山腳下,擬看晚八點中國首部大型實景歷史舞劇《長恨歌》。演出前,導演安排華清池園區飯店就餐。美景自釀佳詩,我隨手記下:“不見貴妃影,唯留華清池。驪山繡成堆,溫泉失凝脂。千古誰談笑,一朝何得失。長恨堪哀惋,皆在歌舞裏。”

  夕陽殘照之時,我即來現場。九龍湖內,波光艷瀲,舞臺就建在湖內。開演後才知,遠處的兩座山峰,全被燈光裝飾,閃閃爍爍,如繁星滿天;兩峰之間,明月高懸;山間瀑布,一瀉而下;殿堂亭廊,小橋流水,在燈光裝飾下,都成了舞臺元素。山為背景水為幕,群星閃耀月高懸。300多平方米的水上可升降大型LED舞臺,色顏萬變,氣象千化,盡現皇宮奢華氣象。水爆、火海、水幕和焰火等舞美設施,皆藏水底,用之即出。在“漁陽鼙鼓動地來”一幕,表現安祿山造反,將水爆、火海、焰火等交替展現,營造戰爭場面,足以假亂真。我坐在第三排一號,常置身於戰爭硝煙之中,心驚膽戰,幾欲逃走。

  全劇以兩情相悅、恃寵而嬌、生離死別、仙境重逢四個層次十幕情景構成,每一幕都以《長恨歌》詩句點題。策劃者敏銳地發現,華清池得天獨厚的優勢為舞劇提供了良好的物質基礎,借華清池再現了沉澱千年的盛唐文化風貌;表現形式上別開生面,唐樂舞、芭蕾舞、現代舞巧妙地整合,把握住中原文化根脈;通過肢體語言集中表現人物性格衝突,情感的波瀾起伏跌宕;戰爭場面的恢宏與愛情故事的淒美形成對比,為矛盾衝突提供了背景,促進了劇情變化;真山真水真景物與聲光巧妙結合,營造了美妙的意境;首次引進美國拉斯維加斯火海技術,使戰爭場面惟妙惟肖;把古典音樂、西方交響音樂、現代音樂、古羅馬音樂巧妙地結合,或淒迷或酣暢,或哀怨或悲壯,或雄渾或纏綿,音樂與肢體語言和諧地結合,使這一愛情悲劇産生了動人的藝術力量。歷史與文化、人間與仙境、自然與藝術、傳統與時尚的結合,使實景歷史舞劇《長恨歌》成了陜西文化旅遊的“金邊名片”。

  近年來,許多地方推出大型實景演出,被媒體稱為“中國式山水狂想”。這些實景演出整合地方文化資源,挖掘歷史文化內涵,借奇山秀水之勢,構建自然劇場,把山水勝景、風俗民情與劇情發展結合起來,形成了大視野的“中國山水百老匯”,比如,河南嵩山的《禪宗少林 音樂大典》、南京的《夜泊秦淮》等。但許多地方在實景演出時,或傷害了地方的古樸與寧靜,或舞臺影響了環境,《長恨歌》“斯山為大幕,斯水做舞臺;斯地真歷史,借我入戲來。”亭臺樓閣,石橋曲廊,都是華九龍湖畔原有的;以九龍湖為湯池,升降舞臺建在湖中,白天臥于湖底;觀眾座位都是當天演出前臨時安裝,散場即拆,不影響白天旅遊景觀。

  實景歷史舞劇《長恨歌》復活了生命,在生命的復活中給人以赤誠的燃燒;《長恨歌》復活了藝術,在藝術的復活中給人以創新的明快。

  (作者為江蘇連雲港新海高級中學特級教師)

熱詞:

  • 長恨歌
  • 山水
  • 自然與藝術
  • 狂想
  • 舞劇
  • 特級教師
  • 戰爭場面
  • 水爆
  • 華清池
  • 禪宗少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