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精品力作是建設文化強國基石 應滿足3個標準

發佈時間:2012年01月13日 22:19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陳魯民

  文藝是民族精神的火炬,文化是民族的血脈;建文化強國,須有精品力作為基礎。這是人人皆知的道理。但精品力作有何標準?如何創作出精品力作?

  依我管見,精品力作,至少應滿足3個標準:一是影響大。像魯迅的《阿Q正傳》,不僅影響了中國,而且影響了世界,其人物阿Q成了文學長廊裏一個“精神勝利法”的鮮活標本。像曹雪芹的《紅樓夢》,不僅當時成為街談巷議的話題,留下“開談不説《紅樓夢》,讀盡詩書也枉然”的説法,就是今天,“紅學”愛好者也有成千上萬。

  二是能傳世。雁過留聲,人過留名,精品力作必然是傳世之作。譬如屈原的《離騷》,王羲之的《蘭亭序》,黃公望的《富春山居圖》,李白的《將進酒》,老捨得《茶館》,曹禺的《雷雨》,還有音樂《梁祝》、《二泉映月》、油畫《開國大典》……這些東西都是我們民族精神家園裏的瑰寶,飽含著我們的傳統和精華,肯定會一代代地傳下去。

  三是原創性。精品力作必然是原創性作品,不論內容、體裁、結構、風格,都要自出機杼,不落窠臼。冼星海、光未然的《黃河大合唱》,梅蘭芳的《貴妃醉酒》,張藝謀的《紅高粱》,舞劇《絲路花雨》等,無不如此。而那些炒剩飯的,模倣的,續寫的作品,不論投入多大,都難以進入精品力作行列。

  怎麼才能創作出精品力作呢?

  精品力作從心血裏來。用心血來創作,是最高境界,搞出來的東西也最有價值。尼采説:“凡一切寫下的,我只愛其人用血寫下的書。用血寫書,然後你將體會到,血便是精義。”曹雪芹的自題詩説:“字字看來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尋常。”作家從維熙在談到自己的寫作時也説過:“時間只允許我向稿紙上噴血,不允許我‘玩弄文學’。”天道酬勤,只要真的付出心血了,應該會有豐碩的收穫。

  精品力作從苦幹中求。藝術作品是浪漫的,但藝術創作的過程是艱苦的,必須有自尋苦吃、以苦為樂、肯為藝術做苦工的精神準備。身體的勞累,病患的折磨,物質生活的匱乏,都是藝術創作路上的攔路虎。還要頂住精神的睏倦,戰勝心理的寂寞,克服物欲的引誘,經受失敗的打擊,不惜“為伊消得人憔悴”,“衣帶漸寬終不悔”。藝術創作的根是苦的,花是香的,果是甜的。歷經苦學、苦研、苦思、苦想,必然會苦盡甜來,心想事成。

  精品力作從堅持中得。藝術創作需要過人的靈感和才華,更需要堅持不懈的恒心與毅力。古今中外歷史上,許多文化名人都是鍥而不捨、嘔心瀝血,才創作出了千古傳誦的精品力作。司馬遷寫《史記》用了15個春秋。班固寫《漢書》花了20年的心血。王充寫《論衡》費了30多年精力。許慎寫《説文解字》花了22年。因為,在堅持的過程中,藝術家們需要積累沉澱、潛心摸索、精雕細刻,需要博採眾長,提煉昇華,都需要付出時間的代價。這樣,才有可能創作出不朽的精品力作。

熱詞:

  • 精品力作
  • 文化名人
  • 紅樓夢
  • 藝術創作
  • 茶館
  • 雷雨
  • 紅學
  • 離騷
  • 富春山居圖
  • 將進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