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柯達,誰打倒了這個“黃色巨人”?

發佈時間:2012年01月13日 10:27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台灣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上世紀末本世紀初,在中國城市的大街小巷,不用特別留意,就能看到柯達的黃色沖印點。小小的黃色膠管,與那句經典的“分享生活每一刻”,承載了上個世紀中國人的一種集體回憶。

  “我能做的都做了,是不是還有什麼在等著我?”1932年,處於事業高峰的美國膠片巨頭柯達公司創始人喬治 伊斯特曼因疾病自殺前留下這樣的遺言。80年後,“等待”伊斯特曼的卻是柯達可能破産的厄運。

  1月5日,《華爾街日報》報道,柯達準備數周內申請破産保護。屆時,柯達將在法庭監督下出售大約1100項專利。

  柯達,膠卷時代曾佔據全球2/3 的市場份額,鼎盛時期擁有全球超過14.5萬名員工。它曾經是行業的代名詞,“130多年的歷史是世界影像行業發展的縮影”,曾經通過“傻瓜相機”讓昂貴和謎一樣的攝影技術走進尋常百姓家。

  然而,短短數年間,柯達卻因為在創新的新浪潮中沒有“趕上趟”,面臨著可能被時代無情淘汰的厄運。曾經的“黃色巨人”或就此被打倒,令人唏噓不已。

  上世紀七八十年代,柯達幾乎一統攝影江湖,在人們心目中,柯達似乎是永不會倒的品牌。然而,這種無敵般的感覺反倒讓其管理層滋生了過分的自信,面對新技術的出現和應用,反應遲鈍,錯失轉型最佳時機。

  其實柯達進入數字攝影行業並不晚,甚至是數字攝影技術的發明者。柯達1975年發明了第一台數碼相機。1991年,柯達與尼康合作推出了一款專業級數碼相機。不過,同富士和奧林巴斯這些競爭對手相比,柯達的動作還是太慢了,仍把主要精力放在傳統模擬相機膠卷生意上。2002年柯達的産品數字化率只有25%左右,而競爭對手富士膠片已達到了60%。

  2003年,柯達才宣佈全面進軍數碼産業。當時佳能、富士等日本品牌已佔據“數碼影像”的龍頭地位,就連韓國三星甚至中國華旗等企業亦已初具規模。2004年,柯達推出6款姍姍來遲的數碼相機,但利潤率僅1%。

  2010年財報顯示,柯達持續經營業務虧損5800萬美元,而且營收的主要來源仍是專利出售。柯達1997年市值達到頂峰,約300億美元。然而,眼下這家有著百年曆史的公司市值只有1.45億美元。

  業內人士預測:“柯達破産是可以避免的,這家公司會越來越小,在很專業的市場領域,成為攝影發燒友們喜愛的小眾公司。”

  那麼,是誰打倒了這個“黃色巨人”?德國專家博西爾指出,柯達在5/6的生命裏一直是領先者,但在後面1/6的時間裏,也就是數字影像大發展時期,卻不求改變,“它並非自殺也非他殺,是被時代拋棄了”。

  柯達的英雄末路,可以説並不出乎人們的意料。前段時間《福布斯》雜誌公佈了2015年最可能消失的品牌調查結果,柯達位居首位,並稱沒有人對這一排位感到吃驚。

  傳統行業的巨頭總是希望能夠延續以往的風光,因此在轉型時就會瞻前顧後,甚至抗拒轉型。柯達的失敗,是眾多轉型不成功的傳統行業巨頭的一個代表。

熱詞:

  • 1975年
  • 柯達將
  • 柯達公司
  • 黃色巨人
  • 華爾街日報
  • 福布斯
  • 數碼影像
  • 傻瓜相機
  • 數碼相機
  • 伊斯特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