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海上守護者:去年救了1.87萬人(圖)

發佈時間:2012年01月13日 03:40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1月5日,“北海救112”輪(左前)在北部海區春運保障海上應急救助演練中對“遇險船”進行拖帶作業。

  初 陽攝(新華社發)

  本報北京1月10日電(嚴冰、申潔、吳雪芹)今天召開的2011年中國海上搜救工作新聞發佈會透露,2011年中國共接報、處置水上險情2177起,成功搜救遇險船舶1721艘,人員18712人,其中外籍船舶120艘,獲救外籍人員1358人,整體搜救成功率達96.7%。

  專業立體救助網形成

  中國海上搜救中心副主任宋家慧介紹,截至2011年,救撈系統擁有專業救助船舶80艘,打撈船舶100多艘,專業救助航空器21架。在北起鴨綠江江口、南至西沙海域共建立了21個救助基地、18支應急反應救助隊和77個海上救助船舶值班待命點,建立了11個救助飛行基地和59個救助航空器起降點,全面實施24小時值班待命,初步形成了中國專業立體救助網。

  中國海上搜救中心總值班室主任翟久剛表示,專業立體救助網具備海上快速救助、反應能力,它的建立大大增加了海上安全專業救助保障的能力。

  此外,中國海上搜救中心還發佈極端天氣預警信息36萬條,成功防抗了“納沙”、“梅花”、“洛坦”、“海馬”和“莎莉嘉”等颱風的襲擊,保持了連續8年颱風影響期間我國管轄海域中國籍交通運輸船舶人員死亡零紀錄。

  涉外救援顯真情

  去年11月21日18時,中國海上搜救中心接到韓國海岸警衛隊傳真通報:韓國籍船舶“BRIGHT RUBY”輪(船上9名韓國籍船員,12名緬甸籍船員)在西沙群島永興島偏東100海裏附近水域沉沒。接報後,中國海上搜救中心立即協調香港海事處搜救協調中心前往現場搜救,最終15人獲救。

  近年,中國海上搜救中心注重加強與國際海上搜救機構、國際海事組織等相關國際組織的信息交流與搜救合作,同時不斷增強自身的安全保障措施和應急處置能力,以提高救助的及時性、有效性,通過國際間的合作共同保障海上公共安全。

  2011年,中國海上搜救中心會同有關省級海上搜救中心成功舉辦了中日聯合海上搜救通信演習、中韓海上搜救聯合通信演習,參加了中、俄、日、韓共同參與的“西北太平洋行動計劃第七次溢油應急通信演習”。交通運輸部政策法規司副司長柯林春表示,通過演習,不僅加強了國際間的搜救配合,而且還提高了涉外突發事件應急處置水平。

  持續提升搜救能力

  中國海上搜救中心常務副主任陳愛平表示,2012年,中國海上搜救中心將從五個方面持續提升搜救能力:

  推進海上應急搜救建設,完善海上重大溢油應急反應工作體制機制;加快海上搜救隊伍建設,提高搜救從業人員和各成員單位有關人員的專業技能和綜合素質;提高海上科學搜救能力,抓好海上突發事件和極端天氣的預防預警工作,加強海事執法、搜救飛機以及大中小各型搜救船舶建設;加快推動西部地區搜救能力建設,支持內陸地區加快完善水上搜救體系;深化國際和地區交流合作,加強兩岸三地間海上搜救、船舶防污染和防海盜工作的交流與合作。

熱詞:

  • 海上搜救
  • 北海救
  • 溢油應急反應
  • 海上安全
  • 海上突發事件
  • 救撈
  • 洛坦
  • 梅花
  • 極端天氣
  • 國際海事組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