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中日合作研製機器人為血管介入手術帶來新突破

發佈時間:2012年01月11日 23:0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新華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新華網北京1月9日電(記者呂秋平 曹霽陽)中日合作研製的血管介入手術機器人系統9日在北京和日本香川縣成功進行遠程臨床動物實驗,為該系統的進一步臨床應用奠定了基礎。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機器人研究所王田苗教授介紹,該系統投入應用後,將大大降低血管介入手術風險,提高手術成功率。

  王田苗説,設計團隊首次將微小力傳感器安裝在導管末端,手術中實時獲取導管與血管間的碰撞信息,精度達到0.8毫米,有效降低手術風險。

  該項目採用了主從式機器人機構,由醫生通過計算機三維血管導航系統在主端進行控制,從端機器人根據收到的指令對病人進行血管介入手術。

  血管介入手術是指醫生在病人皮膚上做極小切口用微細導管等器械通過人體血管對病灶局部進行治療,達到栓塞畸形血管、溶解血栓、擴張狹窄血管等目的,具有出血少,創傷小,恢復快的優點。

  “與醫生徒手操作不同,機器人輔助操作系統將從端的操作交給機器人進行,避免了醫生暴露于X射線,同時通過提高手術效率,減少病人暴露于輻射的時間。”王田苗説。

  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心腦血管疾病是人類疾病死亡的第一“殺手”,中國每年死於此類疾病的患者300多萬。

  血管介入手術機器人項目由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日本國立香川大學和北京海軍總醫院經過三年的努力合作研製,是中國國家863計劃重點項目和日本國文部科學省重點科研項目,研發投入已近2000萬人民幣。

  海軍總醫院神經外科田增民教授説,樂觀估計,該項目可于一年內應用於臨床手術,進行粗大通徑血管的手術治療,但作為直徑更小的二級血管甚至是微血管,實現其臨床應用還需要更長期的過程。

  日本國立香川大學機電工程系郭書祥教授説,此次臨床動物實驗實現了遠程操作,用位於北京的計算機主端控制日本香川大學的機器人從端,用香川大學的主端控制北京的從端,投入臨床使用後,遠程控制操作將有利於異地醫療人員的交流和培訓。

熱詞:

  • 介入手術
  • 手術風險
  • 主從式
  • 手術治療
  • 研製
  • 新突破
  • 出血少
  • 醫生
  • 殺手
  • 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