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傳播中國文化的生力軍

發佈時間:2012年01月10日 23:0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寧波網-寧波日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本報記者陳敏 通訊員朱春佳

  隨著新年鐘聲的敲響,一則喜訊迅速傳遍浙江大學寧波理工學院的整個校園:外語學院一支學生實踐團隊受到了省市領導的一致肯定,省委書記還為這個實踐團隊作出指示。

  這個學生實踐團隊有個好聽的名字“用聲音敘事”。自2008年成立至今,團隊的大學生們訪問了來自5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700多名外籍人士,積累和整理了100余萬字的文字與影音材料,《用聲音敘事築夢寧波》這本還飄著墨香的新書就是他們辛勤的見證;過去四年,這群年輕的大學生還發起舉辦了首屆“在甬外籍人士與寧波國際化形象論壇”,開設了公益漢語課堂和中華文化大學堂。通過他們,越來越多的外籍人士正融入寧波的城市建設,外籍友人稱讚他們是傳播中國文化的生力軍。

  緣于一次“三分鐘”作業

  這個受到省委書記關注的大學生實踐團隊,緣于一次特別的“三分鐘”作業。

  “沒想到當初一個小小的課程實踐作業能做到今天這麼大!”外語學院副教授蔡亮告訴記者,那是2008年4月,他負責執教二年級07(6)班和07中美(1)班的綜合英語課程,當時正好上到語言交際這部分內容。怎麼樣才能讓學生們在一個真實的情境下,學會跟不同國家的人交談?蔡亮決定來個創新。幾天后,蔡亮給學生們佈置了一道特別的作業街頭隨機訪談外籍人士,讓他們談談他們眼中的寧波形象,然後製作成3分鐘的視頻,再回到課堂上播放講解。

  59個學生,三四人一組,就這樣滿臉新奇地走上了街頭巷尾。可事情並不那麼簡單,有的這邊剛説出一句話,就被拒絕了;有的鼓起勇氣走上前,卻又幾次張不開口。想起當初立在街頭四處尋找“老外”卻又害怕見到“老外”的糾結心情,陳凝玲記憶猶新。令蔡老師感動的是,儘管同學們遇到了各種各樣的困難,但沒有一個人未如期交上作業。

  課堂上,每一組學生播放了自己製作的視頻。視頻中,一位位的外籍人士熱情地講述著他們眼中的寧波,以及他們對寧波城市建設的建議。看著看著,正著手研究在甬外籍人士的蔡亮不由眼前一亮:如何促使外籍人士融入寧波?這是一道難題,但現在,通過這個“三分鐘”作業,他覺得自己找到了一條路。

  2010年夏天,恰逢學校的假期,蔡亮決定推行自己的計劃。“能不能圍繞外籍人士在寧波的文化適應與文化融合這個主題,讓學生們去交流、傾聽、記錄和反思,並將調研結果建言給寧波市的相關部門?”有了前一次的歷練,這次同學們更積極也更有經驗了。

  蔡亮説,之所以把這個實踐活動起名為“用聲音敘事”,是因為這是一堂很大的課,聽了老外的“聲音”,然後學生發出自己的聲音,這是學以致用,是有擔當的學習。

  62名大學生辦起“公益漢語課堂”

  “這是花轎,新娘坐裏面,新郎走前面……”1月5日下午,當記者來到外語學院的“公益漢語課堂”時,關爾佳同學正在給她的美國學生尚可妮講解著“十里紅粧”的故事。【下轉第5版①】

熱詞:

  • 三分鐘
  • 聲音
  • 老外
  • 浙江大學寧波理工學院
  • 文化適應
  • 大學生實踐
  • 綜合英語
  • 視頻
  • 外籍人士
  • 團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