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讓看病更方便

發佈時間:2012年01月10日 16:1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網絡電視臺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中國網絡電視臺消息(記者袁濤):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在中國是一種隨著醫療改革而誕生的新型醫療機構,它主動上門的服務方式改變了中國“醫不叩門”的傳統觀念。2011年12月21日,記者來到湖北省襄陽市龐公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通過與該中心主任醫生張仕銀的交流以及走訪病患家庭,真實感受到了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對轄區居民週到的服務和真誠的幫助。

       他們不是“庸醫”

       龐公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以前是中國化學工程第六建設有限公司所屬的醫院,經過多次改制後,該醫院劃歸街道,成為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在市場化的衝擊下,基層的醫療服務機構人才流失現象非常嚴重,多數居民對設備簡陋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並不信任,大病小病都要去大醫院,而大醫院通常是人滿為患,“看病難”仍舊存在。

       71歲的易普高,居住在落橋街老企業生活區,從他家到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步行只要十多分鐘。以前他從不去那裏體檢,更別説去那裏治病,他説:“社區醫院的設備差,我不會去那裏住院,我上次中風後就直接去了市中心醫院,在門診上檢查了一下就花了一千多塊。”對此,張仕銀説:“坦白講,我們的衛生服務中心的確不能與市級醫院、三甲醫院比,但是我們這裡的責任醫師技術都是過硬的。”類似的被轄區居民誤解的例子不勝枚舉,不少人對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最基本的“登門服務”也頗有微詞,有人甚至認為這種服務和江湖醫生是一個層次。衛生服務中心的醫生們經常吃“閉門羹”,有時甚至連小區的大門都進不去。不少員工在外受氣後回來向張仕銀抱怨:“咱們也是堂堂正正的醫生,可是在別人眼中我們就是低人一等,咱們幹嗎要受這個窩囊氣呢?”

       張仕銀告訴記者,以前受這種情緒的影響,自己也有非常沮喪的時候,但是他還是鼓勵員工:“那些暫時不需要幫助的,我們暫時就不去;那些最需要幫助的人,我們就最先給予服務。”在這種指導思想的幫助下,龐公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工作才逐步打開局面,他們主動服務的工作方式被不少留守老人所接受。厐公街衛生服務中心所轄總人口為5.2萬人,截止到2010年11月底,在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建立新版家庭健康檔案的有31806人,建檔率為61%。

      就像張仕銀所説的那樣:“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是前景廣闊的事業,儘管開始會很難,但是隨著人們的了解以及我們服務的加強,將會得到蓬勃的發展。”獲得正高醫師級別的張仕銀,隨時都有機會去大醫院發展,他的醫術及個人能力被人肯定,説明在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工作的醫生,並不是被市場淘汰到了最底層、沒有能力的“庸醫”。“這種局面,只是我們和大醫院的分工不同罷了,我們的員工都是臨床經驗十多年、二十多年的醫生,在治療日常的疾病方面,我對他們還是有信心的”,張仕銀告訴記者。

熱詞:

  • 社區服務
  • 張仕銀
  • 看病
  • 中國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