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基金公司2012營銷策略 小“黑馬”VS大“體驗”

發佈時間:2012年01月08日 23:06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經濟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在弱市延續了一年多的背景下,被基金公司最為看重的規模排名戰,亦成為“防守戰”。

  從已經出爐的2011年規模排名數據來看,去年管理規模逆市增長的基金公司佔比不足兩成,由於多數基金凈值折損嚴重,其中業績驅動帶來的規模效應更加微乎其微。

  與此同時,不同規模基金公司營銷思路的分歧越來越明顯。《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到,由於行業整體偏冷而且可用籌碼有限,打造“黑馬基金”,幾乎成為小基金公司謀求發展難以避過的一環。大中型基金公司則將主要精力向産品的創新設計和特定客戶群的維護等靠攏。

  銀行係基金規模戰佔優

  2011年被不少基金人士稱為負面信息“超載”之年,公募基金逐漸感受到被邊緣化的壓力,這也可以從近年來的行業規模數據得到驗證。

  銀河證券統計數據顯示,除了新成立基金公司外,僅有9家基金公司規模逆市增長,佔到總體數量的不足20%。在這9家基金公司中,亦被銀行係基金公司佔去大半。其中中銀基金管理規模增長43.58億份,排名18位,與2010年末相比上升11位,成為位次上升最快的基金公司。

  僅從規模變動來看,工銀瑞信基金管理規模增長119.57億份,逼近700億“俱樂部”,成為規模增長最大的基金公司,同時規模排名也由12位提升至第9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到,兩家基金公司的股東正是主要的基金銷售渠道中國銀行和工商銀行,此外,同為銀行係的民生加銀、浦銀安盛等基金公司,管理規模同樣有所提升。

  與此同時,曾在去年四季度推出“股債雙行”的長盛基金,亦得益於新基金帶來的規模效應,雖然整體規模縮水8.79億,不過排名由25位提升至20位。

  雖然新華基金和金鷹基金雙雙名列規模增長基金公司榜單,不過與民生加銀和浦銀安盛兩家同等規模的公司不同,他們並沒有強勢的銀行渠道做為後盾。業內人士指出,新華基金去年管理的多只基金業績優異,而金鷹基金亦曾打造出名噪一時的黑馬基金,規模增長可能主要得益於此。

  營銷策略分歧

  長期的弱市導致基金凈值整體虧損嚴重,已經開始影響基金公司的營銷策略。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日前採訪某大中型基金公司市場部高管時了解到,與以往動輒大談憑藉業績做大規模不同,“客戶體驗”逐漸成為基金營銷上出現率極高的詞彙。

  上述高管指出,不僅僅是基金髮行期間的宣傳工作已經受到市場約束,産品設計工作受到用戶意見和數據影響的情況頻頻發生,兩者受到短期市場表現影響明顯。

  在這一背景下,深圳某大型基金公司高管指出,在弱市背景下,基金公司應該收縮戰線,做好“保存量”的工作。在産品設計上儘量滿足特定客戶群體的需求,並且投入主要精力做好優勢業務。

  儘管如此,如果熊市繼續,基金公司仍然難以避免因為業績長期低迷,導致持有人流失。分析人士指出,短期內擁有渠道優勢和規模優勢的基金公司,很難主動放棄從發行數量和首募規模上做文章的思路。

  “結果很可能會是成熟的基金公司因此出現洗牌,小基金公司生存態勢更難。”他表示。

  上述分析人士指出,小基金公司在這一背景下,只能繼續通過打造出一兩隻“黑馬基金”來提高市場影響力。如果牛市來臨,已經在客戶服務和産品設計上佔有優勢的基金公司更容易進入一個良性通道。

熱詞:

  • 基金公司
  • 基金凈值
  • 基金人士
  • 基金業績
  • 基金髮行
  • 黑馬
  • 基金銷售
  • 長盛基金
  • 基金管理
  • V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