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土地市場逐漸轉冷 擺脫“土地財政”須廣開稅源

發佈時間:2012年01月08日 10:0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新聞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2011年下半年,土地市場逐漸轉冷,地方財政收入受到顯著影響。中國指數研究院的數據顯示,去年全國130個城市土地出讓金總額為18634.4億元,同比減少13%。業內人士表示,賣地換錢最終還是存量透支行為,土地財政模式是不可持續的。地方政府只有徹底擺脫對“土地財政”的依賴,才能真正形成科學持續的財政收入結構。

  市場冷清 土地出讓金收入縮水

  延期、流拍、底價成交、優質地身價跳水、地價回到三年前……去年年末的武漢土地市場,充斥著一系列透著冷意的詞彙。

  2011年12月20日,在一片冷清之中,武漢土地交易中心終於完成了年度收官之作。競拍現場,許多被業內人士所看好的“優質地塊”都不再搶手,沒有出現多人競爭的場面。原計劃上市的30宗地塊中實際成交28宗。其中,24宗因僅有一名競買人,不得不以底價成交。

  除此之外,“延期”也已成為武漢下半年土地拍賣會“無法回避的痛”。去年12月13日,武漢倒數第二場土地拍賣會14宗地塊因故延期。9月16日,出讓32宗地,5宗延期;10月31日,出讓21宗地,9宗延期;12月1日,計劃出讓35宗地,35宗全數延期。

  與武漢相比,北京上海等一線城市情況更加糟糕。中原地産研究機構的數據顯示,去年全國主要130個城市的土地流拍、流標達到了900宗,比2010年的280宗上漲了2.2倍,其中居住類流標達到了420宗,比2010年的130宗上漲了223%。

  在此冷清的土地市場下,大部分城市儘管苦苦努力,仍未完成全年土地供應計劃。據統計,2011年杭州主城區共成交土地56宗,總成交面積約2205畝,創五年來最少出讓面積,距離今年4000余畝的供地計劃還有近半的差距。

  土地出讓面積的減少,直接導致了土地出讓金收入的下降。據統計,2011年,武漢土地出讓總金額為530億元左右。與2010年相比,雖然賣地數量相差不多,但收入卻減少了32%左右。上海、北京成為僅有的兩個邁入“千億俱樂部”的城市,去年土地出讓收入分別達到1205億元和1055億元,同比減少20.4%和35.8%。

  財政部最新公佈的《公共財政收支情況》顯示,2011年11月全國財政收入6457.32億元,增幅比上月降低6.3個百分點,延續2011年9月份以來的回落態勢,其中房地産交易量下降是影響財政收入增幅減少的重要因素。

  債務壓身 地方政府面臨多重壓力

  樓市調控不僅考驗開發商的資金鏈,同時也將考驗地方政府。按照規定,一些地方政府的土地出讓收入中,除10%需定向用於保障房建設,10%用於教育領域之外,另有相當部分將納入地方財政,並用於土地徵收、拆遷等土地一級開發工作,以及公共基礎設施建設。

  有市場人士擔心,前兩年,各地方政府上馬大量投資項目,其融資平臺所籌資金多數以土地作抵押,並以賣地收入作為今後償債的基礎。一旦地價下跌、土地成交銳減,債務壓身的地方政府或將面臨更為沉重的負擔。

  審計署1月4日公佈數據顯示,截至2010年底,我國省、市、縣三級地方政府性債務餘額共計107174.97億元。三級政府負有償還責任的債務率,即負有償還責任的債務餘額與地方政府綜合財力的比率為52.25%。

熱詞:

  • 延期
  • 土地市場
  • 土地出讓金
  • 土地拍賣會
  • 土地徵收
  • 土地供應
  • 土地交易
  • 市場人士
  • 成交面積
  • 稅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