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近代遺址受關注 理念受重視

發佈時間:2012年01月07日 06:48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新聞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守護“老”文物的 “拓新”與“艱辛”

  作者:王雨檬

  2011年12月29日,國家文物局在文化部召開了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成果發佈會。歷時5年的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工作已圓滿結束。截至2011年11月,全國31個省(區、市)2871個普查基本單元的數據核定工作全部完成,普查取得豐碩成果。

  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以下簡稱“三普”)共登記不可移動文物766722處(不包括港澳臺地區),包括新發現文物536001處,復查文物230721處。其中包括古遺址類193282處,古墓葬類139458處,古建築類263885處,石窟寺及石刻類24422處,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築類141449處,其他類4226處。新發現登記佔總量的69.91%。

  新理念

  近代遺址受關注

  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恰逢我國文化遺産保護理念發展轉型關鍵時期,許多以往被忽視的文化遺産品類所蘊涵的重要價值逐步得到認同與發掘。工業遺産、鄉土建設、20世紀遺産、文化路線、文化景觀等概念不斷提出,文化遺産內涵不斷深化,外延不斷擴展。“三普”過程中,這些新理念得到充分重視。

  首鋼舊址、茅臺酒廠、長春一汽製造廠等工業舊址都被登記在案,引起了廣泛關注。問及近現代遺址保護的意義時,國家文物局局長單霽翔認為:“以前近現代史跡不被視為文物,比如窯洞、煤樓,但是現在都被視為文物了,説明人們對文化遺産價值認知的提升,越是新越要保護。”全國第三次文物普查辦公室副主任劉小和表示:“與其等這些遺址瀕臨毀壞或消失後受重視,還不如現在就保護起來。首鋼舊址年代比較久遠,其保存下來的鍋爐等設備,代表了當時那個年代中國最好的鋼鐵冶煉技術,所以應該加以保護。”

  艱辛的五年

  1.05米高的數據記錄

  中國幅員遼闊,地理條件複雜,自然環境、文化歷史、經濟發展差異大,文物普查需要普查工作者們跋涉千山萬水,深入高山湖泊、沙漠戈壁、海角嶼礁等條件惡劣的地區,走進千家萬戶,道盡千言萬語,了解每一處普查點的基本情況,繪製圖紙,拍攝照片,再經過認真的核查,比對歷史資料,專家審查,最後錄入專用的普查採集軟體,才能生成一條基礎的普查數據。數據之龐大、工作之艱辛可想而知,用單霽翔的話形容:“光整理出來的各省的普查數據記錄摞在一起就有1.05米高”,這其中凝聚了近5萬人的辛勤汗水。

  據介紹,為了做好普查工作,全國近5萬名普查工作者、專家、學者和社會志願者積極參與其中,付出巨大努力,克服重重困難。令人惋惜與敬佩的是,重慶市奉節縣普查隊隊員張澤權、浙江省青田縣普查隊隊長單潑為普查工作獻出了自己的寶貴生命。大批的社會志願者積極參與實地調查,忘我奉獻,在5年內的時間裏完成全部國土(除港澳臺地區)的普查工作,是令人難以想象的。

熱詞:

  • 文物普查
  • 工業遺産
  • 劉小和
  • 遺址保護
  • 普查數據
  • 三普
  • 拓新
  • 近現代重要史跡
  • 舊址
  • 國家文物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