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樂見“農民工”變成“新型合同工人”

發佈時間:2012年01月07日 06:20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兵團日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2011年12月25日,河南省中牟縣舉行“有技能、守規矩、受歡迎、作貢獻”優秀新型合同工人表彰大會。“送水哥”李老發等539名新型合同工人受到隆重表彰。這是中牟縣首次用“新型合同工人”替代“農民工”這一稱呼。(2011年12月26日《中國青年報》)

  近年,“農民工”的標簽在逐漸發生變化,有稱“外來務工人員”的,有稱“新人”的(如“新東莞人”“新廣州人”),這“新型合同工人”是個比較新鮮的提法。頻繁變更的背景,是“農民工”這一標簽飽受社會爭議。有這樣一群人,他們離開農村,來到城市,他們沒有城市戶口,和城裏人享受不同的“待遇”,在物質上要承擔“霸王條款”,被動地接受經濟盤剝;在精神上,他們被歧視,儘管他們也是城市的建設者、勞動者,但卻動輒被當成麻煩和問題的製造者,這群人就是“農民工”。

  消除對“農民工”的身份歧視和社會排斥的關鍵,在於增促社會公平。政府有責任和義務給農民工創造平等競爭的工作環境,讓他們有機會參與公平競爭,在公平競爭的基礎上真正地實現社會公平。而要達到真正意義上的社會公平和正義,就必須大力推進城鄉一體化、公共服務均等化建設,破解制度“壁壘”,消除人為的“藩籬”。

  與傳統的“農民工”相比,“新型合同工人”確實更加悅耳動聽。它擯棄了傳統的戶籍身份歧視,吸納了現代的法律契約精神。“農民工”標簽的每一次更迭,之所以能夠引發熱議,蘊含著公眾對社會公平的認同;細節上的小小變革,也能夠觸動公眾心中那根渴求的心弦。當然,公平不是從標簽到標簽的簡單置換。如果説標簽是“面子”的話,社會公平則是“裏子”。“面子”上受用固然重要,“裏子”上受惠更加不可或缺。努力縮減城鄉差別,徹底改變農村貧窮落後的社會面貌,讓農民過上和城市人一樣的美好生活,更是應該儘快做到的。

熱詞:

  • 農民工
  • 裏子
  • 面子
  • 新型合同工人
  • 待遇
  • 霸王條款
  • 壁壘
  • 中國青年報
  • 中牟縣
  • 公共服務均等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