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多地取消或醞釀取消農民工稱謂 質疑聲多於贊同

發佈時間:2012年01月06日 09:56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工人日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連日來,我國多地醞釀取消或已經取消“農民工”稱謂。1月3日,記者獲悉,廣東將加快研究並適時出臺取消“農民工”稱謂的政策措施,並建立健全外來務工人員融入城鎮的制度設計;2011年12月25日,河南中牟縣對優秀務工農民進行表彰,按照常規,現場懸挂的條幅本應是“全縣第二屆優秀農民工表彰大會”,為了消除歧視,讓外出務工農民更有尊嚴,經過一番研究討論,當地把其中的“農民工”三個字換成了“新型合同工人”,這是中牟首次取消“農民工”稱謂。而就在不久前,河南省委書記盧展工也呼籲社會慎用“農民工”這一稱謂。

  除了這兩個地方,其他城市例如浙江平湖,也已將農民工統稱為“新居民”,並成立新居民事務局……面對為“農民工”改名並消除社會歧視這一良好初衷,記者採訪發現,社會上的質疑之聲卻大大多於贊同之聲。為“農民工”改稱呼到底有沒有必要?

  記者調查發現,在不少外來務工人員看來,“農民工”這一稱謂在許多用人單位裏都等同於“臨時工”,“感覺基本上都是又苦又累的工作,一般城裏人不願意幹的崗位。”在鄭州打工的80後農民工小陶説,雖然自己在工廠裏打工,但非常反感別人説自己是農民工,感覺低人一等。他認為取消“農民工”稱呼有必要。這代表了大多數務工者的想法。

  然而,也有不少人認為,對農民工群體的歧視,是嚴酷的社會現實導致的,並不是取消稱謂就能改變。尊重、關愛農民工,提高農民工的社會地位,不是僅僅在稱呼上做文章就能夠解決,簡單換“帽子”、改“標簽”無法解決農民工融入城市遇到的實際問題。糾纏于“稱謂”這種形式上的東西沒有必要,還不如做些實實在在的工作,維護好他們的權益。

  “消除對農民工的身份歧視和社會排斥的關鍵,説到底要促進社會公平,‘裏子’、‘面子’都要做足。”河南省商業研究所名譽所長馮宛平認為,要改變農民工現在的弱勢地位,既需要一系列實實在在的能夠促進他們享受到應有權利的舉措,也需要一些類似改變“稱謂”這樣的“面子工程”,呼籲更多的人來關注這個群體。“畢竟,改變稱呼是一個積極的信號,説明各地政府正在試圖消除對農民工的身份歧視和社會排斥,努力讓農民工群體融入當地社會。”他認為,隨著戶籍改革和社會的發展,“農民工”將會逐漸融入到“工人”的隊伍之中,這個稱謂也就自然而然地完成了歷史使命。(記者余嘉熙)

熱詞:

  • 農民工
  • 稱謂
  • 農民工群體
  • 工人
  • 新居民
  • 面子工程
  • 帽子
  • 臨時工
  • 標簽
  • 社會排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