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評論稱“拼爹”現象加重百姓壓力 影響幸福感

發佈時間:2012年01月06日 11:4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手機看新聞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增強幸福感,個人要合理確定生活目標,政府也應注重過程公平、機會平等,讓人們感到能通過努力改變自身命運

  最近,國內某機構發佈調查報告稱,目前社會上有四成人幸福感不強,主要集中于“個體勞動者、自由職業者,以及機關、事業單位普通公務員”等,而幸福感強的集中于“公司、企業領導及管理人員”等。

  幸福感是“比”出來的。橫向看,如果工作有著落、居家有房住、子女上學不操心、看病不發愁,就能具備基本的幸福感。但就是這樣的生活需求,對很多人來説,滿足起來也不容易。

  這些年,社會結構轉型加速,收入差距拉大。高房價使許多人一房難求,看病難和看病貴讓人視醫院如畏途,高昂的“擇校費”讓家長們“跑斷腿”,就業難讓很多大學生一畢業就失業……如果缺少了基本的生活穩定感和安全感,人們的幸福感不強,也就不難理解了。

  縱向看,與過去相比,現在生活水平提高了,可對物質條件的要求也提高了。以前,“二畝地一頭牛,老婆孩子熱炕頭”,簡單的生活需求滿足就能給人們帶來很大的幸福感;如今,不少人心目中的“好日子”不僅要有車、有房,還得開好車、住好房,一旦發現身邊有人開的車比自己的好、住的房比自己的大,一些人心裏就很不平衡。如果生活目標定得過高,而社會資源相對有限,這就人為增加了壓力,削弱了幸福感。

  轉型時期,社會規則還不完善,一些制度尚不健全,很多事不得不“走門路、托關係、拼老爹”,進一步加重了百姓的心理壓力。前些年大學生畢業首選外企,現在卻轉投央企和政府機關,出現了數千人競爭一個崗位的場景——公務員工資好像不高,卻手握“權利”,享有人脈、住房等方面的優勢,“含金量”頗高;一些央企坐擁壟斷性地位和資源,更是“肥缺”。這種轉變,其實是年輕人在高生活壓力下的無奈之舉。

  所以,增強人們的幸福感,就需要加快收入分配改革,千方百計增加居民收入,縮小收入差距,讓人們的腰包鼓起來;加快社會保障體系建設,完善醫療、養老、教育等基本保障制度,為人們織就牢固的社保網……

  作為一種心理感受,幸福感不是絕對的,而是相對的。財富的增加能帶來幸福感受,但並不是財富越多幸福感越強。財富和社會資源的分配也不能實現絕對均衡。從這個意義上講,“過程公平、機會平等”,比財富的均衡更加重要。這就要求政府在完善公共財政制度和社會保障制度的同時,更注重讓社會運行“有章可循,有法可依”,讓人們感覺到能夠通過自身努力來改變命運。

  當然,個人也要準確把握自我定位,合理確定生活目標,不要盲目攀比,避免因目標過高、實現不了而加重失落感。

  幸福感是一種滿足感,也是一種安全感。當下,社會發展正在向以人為本的目標回歸,社會保障網正在逐漸完善,收入分配改革加快推進。但願隨著生活水平進一步提高,個人發展機會增多,人們對未來的預期會更加積極,幸福感越來越強。

  杜海濤

  (來源:人民日報)

熱詞:

  • 幸福感
  • 權利
  • 擇校費
  • 好日子
  • 過程公平
  • 央企
  • 社保網
  • 就業難
  • 社會保障網
  • 社會結構轉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