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宋魚水:當事人的分量總是最重

發佈時間:2012年01月05日 18:19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光明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2011年歲末,在海淀法院見到宋魚水時,漫天的雪花正在飛舞,這是北京的第二場雪。當天的最高氣溫雖然只有零攝氏度,但宋魚水一句家常的噓寒問暖,依然讓記者覺得溫暖如春。

  身為北京市海淀區法院的副院長,宋魚水沒有想象中的威嚴,一臉的淡定與謙和。“作為一名法官,求真求公正求善是無止境的。”宋魚水説。多年來,她經手獨立審結的案件1700余件,其中70%最終以調解的方式結案。宋魚水認為,與判決相比,調解更契合中國人“和為貴”的理念,有利於徹底解決糾紛。

  2009年底,宋魚水由知識産權庭庭長升任副院長,主管民事審判工作。她感慨道:“不接觸民事案件就不知道中國法治有多難。”

  2010年,一起關於農業承包合同糾紛的案件,引發了她對農民工問題的思考。當事人是一對農民工夫婦,由於兩人文化水平不高,方言重,訴求表達不清,案件審理一度陷入僵局,當事人三天兩頭到法院鬧。作為主管副院長,宋魚水多次親自接訪,並找到當事人所在地的鎮長、村長協調。經過近一年的調解,終於打開了當事人的心結:擔心孩子沒學上。

  孩子渴望上學的眼神深深觸動了宋魚水。孩子是家庭的中心,孩子的問題解決不了,這個家庭就難有幸福。經過多方奔走協調,孩子終於圓了上學夢。一度被視為刁民的當事人變成了一個見人就笑的好人,這讓宋魚水深思:當事人要的是出路,而不是裁判的結果,她開始思考一個法律工作者的社會責任。

  “處理民事案件的法官,不僅要有極強的同情心,還要有遠大的法治理想。”宋魚水説,她現在考慮更多的不再是具體個案,而是社會轉型中出現的諸如婚姻家庭、農民工、交通安全等社會問題。如何使離異家庭的孩子避免傷害健康成長,是宋魚水經常思考的一個問題。作為全國人大代表,她建言完善法律制度以維護婚姻關係。她認為有了法律知識才會更有效地經營婚姻,也會在婚姻解體時更好地指引和照顧孩子。

  在宋魚水心中,當事人的分量總是最重。她笑著説,大概沒有人把法官當成“官”的,但當事人又把法官這個“官”看得很重,你不想當都不成。在審理案件中,宋魚水對自己“約法三章”:不輕視小案件,因為小案件往往涉及百姓生活公平對待當事人,本著善良和正義來適用法律;寬容對待當事人,以善治善,尊重當事人的尊嚴和利益,給當事人希望。

  宋魚水經常對年輕法官説的一句話就是,判一個案子,對當事人來説,是關乎自己一輩子的事,法官一定要對每一個案子、每一位當事人負責。作為一名老法官,宋魚水希望把自己多年辦案的經驗交流出來,釋放出更大的工作熱情感染周圍的人。

  面對榮譽,宋魚水始終淡定從容。她説:“法律人要甘於寂寞,要始終保持一份內心的安靜。”正如海淀區法院原副院長、北京大學法學院教授王成説的,“因為有宋魚水,很多人心裏對正義的渴望才沒有熄滅。”這也許是一名法律專業人士對同行的最高評價。(光明日報記者張景華 )

熱詞:

  • 宋魚水
  • 當事人
  • 法官
  • 和為貴
  • 法院
  • 民事案件
  • 離異家庭
  • 案件審理
  • 婚姻關係
  • 農民工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