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有償派送”的尷尬:快遞服務質量依然是癥結

發佈時間:2012年01月05日 16:19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經濟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新一輪快遞漲價再次來襲,不過與以往稍顯不同,這一回多家快遞企業紛紛挂出了“有償派送費”的名頭。“漲價一元”帶來的不僅有意料之中的波瀾,還有消費者對於增收“有償”費用的質疑。

  事實上,如果細看快遞行業的發展格局,看似“巧立名目”的“有償派送費”並不難理解。快遞業務量大量來源於網購,而拉動中國電子商務高速發展的一大因素便是區域發展差異。大量網購包裹由東往西單向流動,而收發快遞最常見的還是寄件方付錢、收件方免費的支付模式。

  再看眼下的國內民營快遞企業,除了順豐一直採用直營模式,網店、個人寄件使用最頻繁的“四通一達”等快遞企業,不少處於加盟與直營混合經營,加盟站點往往自負盈虧。一些接受採訪的業內人士稱,有些西部地區平均派出8個、甚至12個件才能接到1單寄件業務。一些快遞公司往年已經在實施每件補貼一塊錢的派件制度,但一些西部站點仍然難以為繼。

  近期的經濟環境似乎也能為快遞漲價找到依據。物價上漲,勞動力成本上漲,尚處於勞動密集型階段的中國快遞業壓力重重。一線快遞員確實辛苦,遇到發貨量大的客戶,還要為了拼搶市場爭相讓價。

  但以上種種,並不能成為快遞企業一到旺季便紛紛漲價的解釋。有人説,運能不足就用經濟杠桿來調節,但所謂調節並不該只漲不跌。快遞行業兩年來多次漲價,而且讓人感覺“見旺便漲”,與其説是用價格杠桿調節,倒不如説“趁火打劫”的意味濃烈。

  快遞費用上漲不論是一塊錢還是五毛錢,總能引發強烈市場反響,其中更讓消費者鬧心的大概還是服務質量。根據國家郵政局最新公佈的統計數據,2011年11月各級郵政部門受理的消費者有效申訴中,涉及快遞業務問題的7272件,環比增長56.8%,佔當月有效申訴量的98%,主訴問題為延誤和丟失短少。一些直營模式快遞企業的運價常年高出其他快遞,但卻並未引來如此密集的抱怨。越到旺季,越是爆倉、延誤,卻越要漲價,這樣打著“提高服務質量”的口號短期突擊,恐怕很難有人領情。

  近幾年低價跑量迅猛發展的民營快遞已經站在轉型關口。網點經營、員工培養、提高機械化水平都需要資金,但要讓老百姓肯掏錢,首先要有與價格匹配的服務質量。身處服務業,卻連起碼的服務水平都難以保證,拿什麼守住市場?

  一些電子商務平臺已經開始自建物流體系,快遞企業的通病總有一天難以用“行業普遍現象”來虛掩。而要從根本上推進快遞轉型,工夫還需下在平時。這其中除了企業自律,也需要監管部門的有力引導。

熱詞:

  • 有償
  • 快遞業務
  • 快遞公司
  • 提高服務質量
  • 網購
  • 運能
  • 增收
  • 收發
  • 運價
  • 物流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