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山東保障房建設:“暖心房”暖民心

發佈時間:2012年01月05日 07:56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新聞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這兩天,山東省沂源縣居民劉宣昌心情格外高興,因為他是手持著一張“暖心房”搖號單進入2012年的。他的經濟適用住房申請已通過復核,公示期過後,馬上就要進入搖號程序了。

  據了解,沂源縣2011年建設保障性住房2000套,這是縣委、縣政府向群眾承諾的“十件實事”之一。該項目佔地200畝,總建築面積17萬平方米,分三期實施,涵蓋經濟適用住房、公共租賃房、廉租房和保障性限價住房,建成後將成為山東省縣市區中一次性建設門類最全的保障性住房項目。

  記者在採訪中了解到,山東省各級堅持把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作為“一號民心工程”來抓,2011年保障房建設的任務目標是完成33.2萬套。截至9月底,已開工34.8萬套,開工率107.4%,是全國最早達到100%開工的五個省份之一。全省已落實用地2127.48公頃,其中新增用地880.6公頃,存量用地1246.88公頃。各地不斷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截至9月底,全省已落實資金510.5億元。

  山東省人大常委會2011年10月就全省保障房建設組織了專題視察。從視察情況看,山東各地高度重視對保障房的管理,各市都制定了住房保障管理辦法,普遍採取公開搖號選房的方式確定保障對象,實行年度復核,對不再符合保障條件的家庭及時予以清退。到2011年9月,共有2.1萬戶家庭因收入住房條件改善而退出保障。

  山東各地積極探索規範完善保障房建設管理。在確定保障範圍方面,威海市在全省率先確定了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應保盡保的目標,率先完成建成區的城中村改造,解決了40%符合住房保障條件的困難群體住房問題;濰坊市將新就業職工和外來務工人員全部納入保障範圍;萊蕪市將城鎮住房保障延伸到農村低保家庭。

  2011年上半年,山東省出臺政策,允許住房困難戶較多的規模以上工礦企業,利用自有土地建設公租房,建公租房佔地原為劃撥土地的,可暫不改變用地性質;原為出讓土地的,可不再繳納用途差價。

  保障房的質量和安全保障也被一併納入管理體系。泰安市對市區4.2萬平方米在建保障房全部安裝了遠程監控裝置;德州市專門成立保障性安居工程質量安全領導小組,不定期組織大檢查;淄博市實行了保障房工程質量覆蓋巡查制度;菏澤市建立了紀檢監察、審計部門參加的保障性住房項目招投標督察制度,確保質量萬無一失。

  山東各地普遍建立了住房保障資格審核公示制度,青島市在全國率先研究開發了住房保障信息管理系統;煙臺市對申請保障的人員,按年齡大小、人口多少、收入高低、住房狀況等因素綜合打分排序,向社會公開;臨沂市聘請市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公檢法負責人和社區人士等作為社會監督員實行全程監督,並規定在小區配建不少於4‰總建築面積的經營用房,其經營收益反補小區物業費用,其經驗得到了國家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的肯定和推廣。(記者 單保江 通訊員 張珂 任鳴)

熱詞:

  • 房建設
  • 暖民心
  • 保障對象
  • 民心工程
  • 住房保障
  • 保障範圍
  • 暖心房
  • 總建築面積
  • 保障條件
  • 搖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