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黑龍江非物質文化遺産——五常東北大鼓

發佈時間:2012年01月04日 22:05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東北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東北大鼓是從遼寧傳入松花江地區的。清同治二年(1863),蒲樹清和趙鐵嗓首先到雙城流動演唱,清光緒初期祖海山到五常演唱,並先後移居雙城、五常招收徒弟,從此,東北大鼓開始在本地區流傳。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東北大鼓不僅有一定發展,而且在唱腔表演上也進行了改革和創新。雙城縣大鼓藝人金寶全1954年、1956年、1958年三次參加省民間戲曲會演,都獲得優秀表演獎。自1 958年起,大鼓藝人開始演唱現代題材的節目。各縣的鄉、鎮業餘劇團中的一些業餘演員也學唱東北大鼓小段。

  1966年3月,通河縣評劇團旦角演員任艷萍演唱東北大鼓《學雷鋒》,頗受歡迎。1966年至1972年,東北大鼓停止活動。為了救活這門藝術,1974年12月,地區文化局舉辦了東北大鼓調演。此後,東北大鼓在松花江地區又逐漸活躍起來。地區群眾藝術館辦的內部刊物《松花江演唱》,每期都刊載東北大鼓段子。

  1974年,地區文化局召開了文化館、圖書館、電影院、隊宣傳農業學大寨先進人物、先進事跡東北大鼓書演出經驗交流會。1975年10月,地區文化局舉辦了東北大鼓改革學習班。1976年,地區文化局以東北大鼓《爭鬥》(作者那樹森,演唱者于淑賢)、《新苗》(演唱者夏曉華)兩個曲目,參加黑龍江省曲藝調演。同年8月,省文化局將東北大鼓《爭鬥》改寫定名為《迎風鬥浪》(演唱者于淑賢)參加全國曲藝調演。

  1978年以後,部分東北大鼓藝人相繼在城鎮茶社和在農村流動演出。一些作者陸續創作東北大鼓段子40多個,在各種文藝刊物上發表20多個。主要作品有《挂甲屯裏愛恨篇》、《寶玉鬧婚》、《憶恩師》、《革新迷》、《一盆君子蘭》等。1978年9月,地區文化局以東北大鼓《兩把菜刀》(作者張起泰。演唱者夏曉華)參加黑龍江省文藝會演。

  1981年6月,雙城縣民間藝術團演出的東北大鼓《老倆口誇富》(作者奚青汶、王天君,演唱者李明珍、黃啟山)參加全國曲藝調演,曲本獲創作獎,演員獲表演二等獎。1982年,五常縣東北大鼓藝人劉淑青為中國唱片社灌制東北大鼓唱片《憶珍妃》。同年,地區文化局董啟肇撰寫的論文《東北大鼓音樂初探》在《北方曲藝》第二期增刊發表。

  1985年以來,專業演員停止了活動。1988年、1990年,松花江地區舉辦的首屆、第二屆松花江藝術節,在曲藝節目中均有東北大鼓演出。

熱詞:

  • 1975年
  • 非物質文化遺産
  • 五常縣
  • 演唱者
  • 新苗
  • 藝人
  • 雙城縣
  • 爭鬥
  • 演出
  • 迎風鬥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