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重訓練輕教育學生出路難 體校不再“吃香”

發佈時間:2012年01月02日 15:0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人民日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曾經的“香餑餑”如今少人問津,體校面臨的困境,已凸顯出中國體育發展中的結構性問題。前兩天的全國體育局長會上,“教育”成為體育人熱議的話題。

  “蔡元培説過,‘完全人格,首在體育’,強調的就是體育的教育功能”,國家體育總局社會體育指導中心主任胡建國説。而體校過分“重體輕教”的結果,就是選擇進入體校的孩子越來越少。

  “上世紀80年代,想上體校的人可多了”,國家體育總局網球運動管理中心主任孫晉芳説。“中專學歷、幹部編制、包分配、農轉非,隨著時代的發展,這些體校曾經的‘吸引力’都沒有了”,國家體育總局青少司司長郭建軍深有感觸。

  今年,在全國青少年比賽中,國家體育總局青少司曾組織乒乓球等6個項目的運動員進行文化考試,“結果令人堪憂”,郭建軍説。作為基層體育訓練單位,體校圍繞金牌轉的要求過於單一,在封閉的運動訓練環境中忽視了文化教育,導致青少年運動員文化素質不高。統計顯示,10%的體校學生能夠進入上一級體工隊,另有10%可以繼續升學,而剩下的孩子在文化教育方面已跟不上同齡人,出路何在成為嚴峻問題。

  “運動員的思維方式和文化教育有很大關係,如果沒有必要的文化素質支撐,運動技能發展到一定程度,就會進入瓶頸期。體校是歷史的産物,現在不能適應社會發展形勢,不能和九年制義務教育同步,真的很難”,孫晉芳坦言,“我現在就想幹兩件事,一個是和南京體育學院合作,建設中國網球學校,推行從學前教育到大學的一條龍培養模式;一個是利用社會資源,推廣民辦公助網球學校”。

  去年3月,國務院辦公廳23號文件對運動員文化教育和保障問題作了具體要求,但各地落實情況並不理想,郭建軍説:“只有8個省結合文件內容做出落實。”

  好的例子也不是沒有。浙江省體育局局長李雲林介紹了溫州體校的辦學經驗,在文化課方面,體校教育發展規劃納入溫州市教育發展規劃,教學經費納入溫州市教育行政經費,教學工作由市教育局直接指導監督,文化課教師的師資和教學設備由教育局統一調配。這些內容正符合國務院辦公廳2010年23號文件的要求,他們已經實施了數年。

  “辦法總會有”,郭建軍説。2012年,國家體育總局青少司將在青少年運動員教育方面出臺一系列措施,包括和教育部聯辦體育中專及少兒體校;省級青少年比賽推行文化考試,不合格者取消比賽資格;明年新一輪體育後備基地認定工作將採取一票否決制,“如果文化教育考評不過關,即使曾經培養出後來拿到奧運會金牌的隊員,也不行”。記者汪大昭 薛 原

熱詞:

  • 體校
  • 教育
  • 教育發展規劃
  • 教育學生
  • 國家體育總局
  • 文化課教師
  • 教育功能
  • 香餑餑
  • 培養模式
  • 辦學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