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讓公益事業為更多人所知

發佈時間:2012年01月02日 03:56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新聞晨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木風

  儘管首屆“上海公益夥伴日”結束已有月余,但其衍生效應還在繼續。與會的120家上海本地社會組織、基金會、企業、媒體和各級政府機構,共同搭建起了一個社會公共服務的資源互通平臺,為實現公益資源的優化組合打下了良好的信息基礎。更令人欣喜的是,在閉幕式上,就有15對政府、社會組織和企業的代表達成公益合作夥伴關係,現場進行了簽約,涉及資金總額1450萬元。

  由於工作的關係,筆者數年前曾接觸過上海的一些民間公益組織。那時候,民間公益活動在上海才剛剛起步,要想“挂靠”一家單位或是註冊登記一個“身份”,並不是件容易的事,而社會對公益、志願的認識還僅僅局限于“做好事”。不誇張地説,那時候的“公益生態”遠不如今。

  上海世博會的召開,對於民間公益組織和志願活動的躍進式發展是一個良好的契機,它帶來了一股強大的助推力,使得許多原本只是活躍在一部分特定人群的公益組織開始“浮出水面”。如今,上海的民間公益組織發展得很快,從幫助智障人士製作肥皂的“彩虹泡泡”,到每月一場上海最大的公益地攤跳蚤會,從實施百萬植樹計劃的“根與芽”環保組織,到上演真實版“放牛班的春天”的“久牽志願者服務社”,甚至還出現了專門致力於支持民間公益組織的公益事業發展基金會……這些無不體現了近年來上海公益領域的創新與實踐。

  然而,這畢竟只是“浮出水面”。社會對於這些民間公益組織的認識還很不夠。由於雙方信息的不對稱,許多寶貴的公益資源並沒有得到最大限度地利用,而這無疑也阻礙了民間公益資源的再積累和再增長。

  所幸,在這屆“上海公益夥伴日”,各方達成共識,形成了“上海公益夥伴宣言”,以期通過夥伴關係的建立,拓展跨界合作的途徑,積極回應社會需求,創新社會管理,形成上海公益活動的新品牌,提高公益活動的社會參與面和社會影響力。

  讓我們拭目以待。

熱詞:

  • 公益組織
  • 身份
  • 做好事
  • 根與芽
  • 環保組織
  • 創新與實踐
  • 志願活動
  • 公益活動
  • 智障人士
  • 社會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