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奶企集體漲價不過是“趁節打劫”

發佈時間:2012年01月01日 19:05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12月29日新京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據媒體報道,蒙牛、伊利、三元等部分乳製品將集體漲價,漲價幅度為每箱1到2元。三元、伊利公司均證實了乳製品漲價的消息,而部分超市則稱已收到多家乳企的漲價通知。有專家稱,乳企所稱的原料成本上漲這一理由講不通,集體漲價或源於今年以來乳企自身的壓力。(12月29日新京報)

  做為關係公眾利益的乳品價格,如果涉及價格上漲總要有一個充分的理由。然而,至少從目前來看乳品價格上漲的理由並不充分。從生産成本分析,據乳業專家王丁棉表示,近期以來,奶源漲幅並不大,此外,白糖、乳清粉、乳糖、包材這些原料在降價,與此同時,近幾個月以來,進口奶粉價格也一直在跌。在原材料普遍走低的情況下,乳産品為什麼反其道而行之?如果説員工成本及物流成本確有提升的話,上述提到的原材料的“降低”和“員工及物流成本提升”也有一個“對衝”,理論上也不應涉及到終端乳品環節。這是一個最基本的市場常識。

  另外,涉及漲價的三家國內乳企,“異口同聲”漲價也是説不通的。企業地域位置不同,收購成本、生産成本、運輸成本、人工成本包括檢測設備成本也有所不同,三家國內大型乳企“集體漲價”。這顯然就有了“串通”之嫌而不是真正的“成本上漲壓力”所致。那麼,為什麼在年初以來一直相對平穩的乳品市場,卻突然間要“集體漲價”呢?

  筆者分析認為,這招“集體漲價”的打算和出臺,也不過是“趁節打劫”。雙節來臨,社會公眾節日應酬和串親訪友的機率增多,節日期間改善生活質量的需求也會增長,對乳品購買和消耗就像“過年回家的火車票”一樣有一定的剛需性。在市場剛性需求之下,乳企們為獲得更大利益而“哄抬價格”就有了必然性。當然,還不能排除年關前的“集體漲價”有轉嫁“負面成本”的需要,可能涉及“公關”費用、問題奶的銷毀成本等;另一方面居高不下的廣告投入費用,也需要以其他途徑來轉嫁。而這些相對集中的“問題”都需要在一個自以為“最恰當”的“年終歲尾”關口被釋放。

  總之,在傳統佳節來臨之際,在社會公眾和廣大消費者正要享受節日的歡樂之時,蒙牛、伊利、三元“三大乳企”的集體漲價行為就顯得極不厚道。其年關來臨的集體漲價,既不合時宜,也經不起推敲,更讓廣大消費者深感失望。(四川新聞網太陽鳥時評)

熱詞:

  • 集體漲價
  • 問題
  • 趁節打劫
  • 對衝
  • 公關
  • 哄抬價格
  • 漲價幅度
  • 物流成本
  • 過年回家
  • 乳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