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從“權力傲慢”到“信息迷霧” 民意碰壁透支政府信用

發佈時間:2012年01月01日 17:05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Xinhua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這一年,基層官員、普通群眾、公眾輿論的三方互動,構成了新型的基層治理格局。窺豹一斑,我們挑選出一些有代表性的案例,希望借此呈現這個“三方都有麥克風”時代的一個斷面,呼喚正確的群眾觀、政績觀,推動基層政府從管理型向服務型的轉變。

  【權力傲慢】

  局長電話一般群眾不能打

  7月,一名記者致電福建長樂縣環保局局長,局長卻説,“局長的電話是一般群眾不能打的”。這段電話錄音經新浪微博一名網友轉發後,引發輿論強烈聲討。這名環保局長隨後被停職。

  點評:局長願意接誰的電話,是他自己的事。誰有權利給局長打電話,肯定不是他能限定的。這話裏帶的情緒,實際是抗拒外部輿論監督。失職了不想被人找到,掩耳盜鈴的傻事總有人在重復。權力傲慢掩蓋不住心虛。

  【信息迷霧】

  破壞性試驗

  12月,合肥包河大道高架橋梁倒塌,正在施工的10多位工人受驚不小,其中1人因手臂粉碎性骨折需要手術治療。合肥市重點工程建設管理局包河大道高架項目負責人稱,這是一次正常的“破壞性試驗”。

  點評:到底是不是“破壞性試驗”,僅憑常識不好妄下斷語。公眾對公共安全事故的信息需求在加大,但事故解釋卻越來越難看懂。公眾知情權遭遇信息迷霧,有的拿天氣説事,有的炫耀專業知識,無非是讓人看不到真相,但公眾都看出了掩飾。

  【民意反彈】

  另類錦旗

  1月,河南開封市4名貨車司機因向市糾風辦投訴未果,憤而向市糾風辦贈送“為人民服務辦事最差獎”的錦旗。類似的事情還有不少。1月,海南省文昌市東郊鎮村民向鎮政府贈送“村民心中最不作為獎”錦旗。12月,陜西岐山縣鳳鳴鎮村民向縣住房與城鄉建設局贈送“行政不作為”錦旗。

  點評:“你不給我辦事,我就給你添堵”。從上網發帖求助,到主動“製造”新聞吸引關注,維權意識不斷增強。雖然是以黑色幽默的形式呈現,背後卻有讓人笑不出來的無奈。而民意的每一次碰壁反彈,透支的都是政府信用。

  【職責自覺】

  官員臥底打工

  3月,雲南曲靖市沾益縣勞動局副局長陳家順帶領102名打工者來到江蘇揚州。一年前,為了實地考察揚州是否適合老鄉們打工,陳家順臥底鞋廠,打工將近一個月,寫下“臥底打工報告”。此前,陳家順還多次到浙江義烏等地考察工廠工作環境,做過養殖員、倉庫保管員。面對“作秀”的質疑,陳家順回答,“我要對得起走出來的家鄉人。”

  點評:“對得起走出來的家鄉人”,這沒什麼高深的政治理念,只是一名基層幹部樸實的職責觀。臥底打工,可貴之處不在方法,而在誠意。有了基本的職責自覺,就知道自己能做什麼,該做什麼。敢於面對問題,辦法總是比困難多。(策劃:劉莉莉 張金艷 劉天亮 智春麗 付文)

熱詞:

  • 破壞性試驗
  • 政府信用
  • 劉天亮
  • 信息需求
  • 民意
  • 臥底
  • 權力
  • 製造
  • 基層治理
  • 政績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