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農業農村經濟發展實現歷史性跨越,農業農村面貌發生巨大變化,農業生産持續發展,農村經濟全面繁榮,農民生活顯著改善,農村社會和諧穩定,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發展作出巨大貢獻。 [詳細]
在新農村建設的征程中,全國各地農村將精神文明建設與經濟建設緊密結合,充分發揮本地區的特色和優勢,走出一條條符合地區實際、符合人民利益、符合經濟社會發展要求的精神文明建設成功之路。 [詳細]
60年,在中國共産黨的領導下,億萬農民用汗水和智慧,開展了波瀾壯闊的前無古人的偉大實踐,走出一條小康之路。
60年,在中國5000年的歷史長河中只是一瞬間,但這60年,卻讓這個古老的農業大國,有了無數前無古人的劃時代巨變。
在黨的農村政策不斷完善的60年裏,農村改革波瀾壯闊,鄉村變化翻天覆地,新農村建設日新月異。
各鄉鎮都在大搞建設,舊建築在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嶄新的樓房。中央提出"新農村建設"後,變化的速度進一步加快。
新農村建設的5個目標——生産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正在逐步實現。
胡雲彩是安徽省宣城市績溪縣兵坑村的村支書,1956年出生的他告訴記者,農民的生活從來沒有像現在這樣好。
昨天的曲折孕育出了自強不息的精神,今天的榮光延續並豐富著這種精神。當這種精神已經化為永恒的財富,我們看到的就是一個更加輝煌的明天。
據統計,一九四九年,中國糧食産量一點一三億噸,二OO八年糧食産量創歷史紀錄達五點二八億噸,是一九四九年的近五倍。
這前5個1號文件可以説在農民春耕備耕前發出一號文件給農民一份厚禮,也是給農民吃了一個定心丸。
中國僑聯積極研究謀劃工作。幾年來,在尋求政策扶持、推動科學發展等方面做了一些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