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本頁面3秒之後將帶您回到央視網首頁。

央視網 > 新聞社區 > 中國新聞 > 正文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聽,億萬農民的笑聲(經典中國輝煌60年)

 

CCTV.com  2009年08月12日 10:20  進入復興論壇  來源:人民日報  
專題:經典中國 輝煌60年

 

  洛川的蘋果紅了。抬眼望去,如雲如霞;一陣風來,甘甜芬芳。再過一個月,四面八方的客商就來了,蘋果運往全國各地,還出口東南亞、歐洲等100多個國家和地區。

  “塌塌廈子漏漏房,家家戶戶都缺糧,穿的補丁踏補丁,蓋的被子大窟窿。”這是解放前陜西洛川的寫照。2008年,洛川農民人均純收入4500元,村民不僅住新房,很多人還買了汽車。

  60年,中國農民圓了幾千年的夢想:溫飽有餘,住有所居,學有所教,病有所醫,老有所養。其實,幸福生活早已超越了夢想:彩電冰箱、手機寬帶、私家轎車、海選村官……

  60年,在中國共産黨的領導下,億萬農民用汗水和智慧,開展了波瀾壯闊的前無古人的偉大實踐,走出一條小康之路。

  ● 農村改革不斷推進,極大調動農民生産積極性,解放和發展農村社會生産力

  家庭承包長期穩定

  免除稅費補貼扶持

  日前,河北靈壽縣青廉村老漢王三妮將自費鑄造的“告別田賦鼎”捐獻給中國農業博物館。這只鼎記錄著黨和政府強農愛農的真實歷史,也鐫刻著億萬農民對黨的“三農”政策的真心擁護。

  有兩個詞語總是最牽動億萬農民的神經。

  一是土地。

  1950年,全國範圍內開展土地改革,廢除封建土地所有制。1952年,土改基本完成,4.2億農民實現“耕者有其田”。當家作主的農民生産熱情高漲,農業生産得到迅速恢復和發展,為新生共和國的穩固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然而,1958年開始,實行20年的人民公社制度,農村“三級所有,隊為基礎”的經營管理體制和農産品統購統銷制度,壓抑了農民生産積極性,導致了“出工大呼隆,吃飯大鍋飯”的局面,農業發展多年徘徊不前。

  1978年,安徽鳳陽小崗村農民的18個手印,掀起農村改革的大幕。以家庭承包經營為基礎、統分結合的雙層經營體制開始確立。1984年中央提出土地承包期一般應在15年以上;1993年中央提出“在原定的耕地承包期到期之後,再延長30年不變”;2008年,黨的十七屆三中全會文件明確,現有土地承包關係要保持穩定並長久不變,讓農民吃上長期“定心丸”。

  2008年,農村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全面推開,山定權,林定根,人定心,沉睡的山林馬上精神抖擻。

  二是賦稅。

  長期以來,農業的積累支撐了工業的成長。財力充實之後,國家果斷採取了反哺農業的戰略。

  十六大以來,“多予、少取、放活”,支農惠農真金白銀。2006年,延續2600多年的“皇糧國稅”終結,全國每年減輕農民負擔1350億元。據估算,再加上統計外的收費,共減輕農民負擔1600億元。

  2004年開始,先後對種糧農民實施了直接補貼、良種補貼、農機具補貼、農業生産資料綜合直補政策。2009年,“四補貼”金額已達到1230億元。一減一加,農民得到巨大實惠。

  農村稅費改革帶動了農村鄉鎮機構改革、農村義務教育體制改革和縣鄉財政管理體制改革等農村綜合改革。農村金融體制改革也不斷推進,新農村建設獲得新的支持。

  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陳錫文説,1978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強調,在經濟上維護農民的物質利益,在政治上尊重農民的民主權利。這是打開農村改革大門的鑰匙,也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們黨處理和農民關係的基本準則。

  1982—1986年中央連續發出5個一號文件,將農村改革不斷引向深入。黨的十六大以來,中央連續發出6個有關“三農”的一號文件。中央作出了我國總體上已進入以工促農、以城帶鄉發展階段的判斷,開始實施“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持農村”的方針,統籌城鄉發展邁出堅實步伐。

  ● 吃飯問題始終是頭等大事,改變靠天吃飯局面,農業綜合生産能力顯著提高

  糧食安全供給自足

  生産能力顯著提高

  8月9日,內蒙古海拉爾墾區。上庫力農場場長王延生指著金燦燦的麥子和沉甸甸的油菜,就像看著自己的孩子。大麥小麥畝産千斤,油菜畝産超500斤。哪能想象以前麥子畝産一二百斤,油菜只有幾十斤!

  糧安天下。世界7%的土地,養活22%的人口。這是舉世矚目的成就!我們不僅實現了13億人的糧食供給自足,而且由糧食凈進口國變為凈出口國,為世界糧食安全作出了卓越貢獻。

  新中國成立之初,我國人均佔有209公斤原糧,有錢人多吃一口,很多人就要餓肚子。1949年以來,我國糧食生産先後登上了3000億斤、6000億斤、8000億斤、10000億斤幾大臺階。同時,經濟作物生産協調發展。2008年全國棉花總産量達到749萬噸,比1949年的44萬噸增長了16倍;油料總産2952.8萬噸,糖料總産13419.6萬噸,分別比1949年增長了10.5倍和46.3倍。2004—2008年,糧食連續5年增産,2009年實現夏糧連續6年增産,為經濟社會平穩較快發展和應對各種困難局面奠定了基礎。

  米袋子充實,菜籃子豐富。目前,我國肉類人均佔有量達到世界平均水平,蛋類也已趕上發達國家平均水平。2008年,我國人均肉、蛋、奶佔有量已分別達到54.9公斤、20.4公斤和28.5公斤,有效改善了城鄉居民的膳食結構。

  我國農業資源短缺,農業基礎十分脆弱。60年來,在黨的領導下,億萬農民一直努力改變著靠天吃飯的局面。    

  政策扶持。改革開放以來,尤其是近年來中央6個一號文件,不斷加強對農業發展的支持保護力度,極大調動了地方重農抓糧和農民務農種糧的積極性。同時在全社會營造了反哺農業的濃厚的輿論氛圍,引導社會資金投向農業領域。

  科技攻關。江蘇東海縣平明鎮農民顏景草説,年年以為産量到頂了,可是,年年有進步。看來,科技種田沒止境。新中國成立60年來,實現了農作物品種5—6次大規模更新換代,糧食畝産從1949年的69公斤提高到目前的330公斤。我國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由改革開放初期的27%提高到50%以上。

  十七大提出走中國特色農業現代化道路。各地圍繞提高勞動生産率、土地産出率、資源利用率等問題,正在尋求農業增産增效新的突破口。

  ● 在農村工業化、城鎮化、現代化的歷史進程中,農民就業、增收渠道不斷拓展

  收入多元年年攀升

  超越溫飽邁向小康

  今年54歲的江蘇儀徵新城鎮東升村村民楊翠玲説,兒子和兒媳外出打工,每年都能往家裏帶回現錢;種糧有補貼,國家連續提高糧食最低收購價,土地的轉包費用逐年見漲,眼看著腰包越來越鼓,日子越過越舒心。

  新中國成立初期,農民生産經營活動單一、收入來源單一,收入以農業收入、糧食收入為主體,實物收入佔很大比重。隨著市場經濟發展、農村就業結構的變化和體制改革深化,農民收入來源市場化、多元化和非農化的趨勢日益明顯,農民收入格局發生了根本變化。家庭經營性收入、工資性收入、轉移性收入、財産性收入,各項收入均有不同程度提高。數據顯示,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由1949年的44元提高到2008年的4761元,其中1979—2008年年均實際增長7.1%。今年上半年,農村居民現金收入更是達到了人均2733元,同比增長8.1%。

  鄉鎮企業“異軍突起”,深刻改變了農村産業結構,開創了農民的就業渠道,為農民實現小康生活提供了有力支撐。到2008年,鄉鎮企業從業人員達15451萬人,佔農村勞動力總數的29.34%,農民人均從鄉鎮企業獲得收入1666元,比1978年增加了150多倍。

  農民的衣、食、住、行、用等生活的方方面面都發生了巨大變化。過去,農民的衣服是補丁摞著補丁,而今,西裝革履早已不再新鮮。平板電視、自動洗衣機等高檔消費品進入尋常農家,小汽車也不再稀奇。

  消費結構也變了。新中國成立之初,農村居民用於吃和穿的開支佔到全部生活費支出的90%以上。2008年,我國農村居民的恩格爾系數下降到了43.7%。按照聯合國糧農組織的標準,我國農村居民消費結構達到了小康水平。

  向貧困宣戰,我國扶貧事業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改革開放以來,國家先後實施了開髮式扶貧規劃、“八七扶貧攻堅計劃”,不斷加大扶貧資金投放力度。2000年,貧困人口從1978年的2.5億人減少到3209萬人,貧困發生率從30.7%下降到3.5%。進入新世紀,以産業化扶貧和勞務輸出為依託,國家實施整村推進,緩解貧困。到2007年,貧困人口減少到1479萬人,貧困發生率下降到1.6%。

  ● 農村各項社會事業長足進步,城鄉統籌發展,公共財政的陽光普照鄉村大地

  城鄉統籌穩步推進

  公共事業長足發展

  “村裏環境好,出門坐公交,看病能報銷,娃兒上學不收費,有人管養老”,聊起現在的生活,重慶市綦江縣農民余明霞樂不可支。如今,全國各地各級政府都切實把各項社會事業發展的重點逐步轉向農村。

  曾幾何時,由於城鄉發展的巨大差異,行路難,飲水難……種種民生難題阻礙了鄉村發展的腳步。必須打破城鄉二元結構,掃除影響農村生産、生活的“攔路虎”,加快城鄉經濟社會一體化發展。

  通一條公路,興一批産業。如今一條條農村公路鋪到了天涯海角,鋪進了高山草原。新中國成立初期,我國農村公路發展非常有限。到2008年底,全國農村公路里程為321萬公里,全國鄉鎮通瀝青(水泥)路率達88.7%,東、中部地區行政村通瀝青(水泥)路率分別達89.7%、79%,西部地區行政村通公路率達78.1%。

  上世紀50年代,農村用電幾乎為零。到2007年底,全國已有22個省(區、市)實現“戶戶通電”,絕大多數省(區、市)行政村通電率都已達到99%以上。

  信息服務讓城鄉距離不再遙遠。目前,全國通電話行政村比例達到99.7%,已有29個省份實現所有行政村通電話;全國95%的鄉鎮通寬帶,98%的鄉鎮、89%的行政村能上網。

  在新中國成立以後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裏,城鄉基本公共服務的供給嚴重失衡。黨的十六大以來,農村社會事業快速發展,為農村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建立“新農合”,農民的“看病難、吃藥貴”逐步得到緩解。截至2008年末,全國開展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的縣(市、區)達2792個,參合率為91.5%。

  實施農村義務教育“兩免一補”,努力讓農村孩子和城裏孩子站在同一起跑線上。2007年中央財政安排“兩免一補”資金279億元,免除了全國農村近1.5億名義務教育階段學生的學雜費。

  實施農村低保,建立覆蓋城鄉的社會保障制度。到2008年底,全國31個省區市都已建立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覆蓋農村人口4306萬人。2009年,全國10%的縣試點“新農保”,農民60歲後將可享受普惠式養老金。

  農村社區建設試點,開始讓城市公共服務向農村社區延伸,讓越來越多的農民過上“城裏人”的生活。

  如今,廣袤原野盪漾著豐收的喜悅,村村寨寨傳出歡快的笑聲。然而,決策者清醒地認識到,我國農業基礎仍然薄弱,需要加強;農村發展仍然滯後,需要扶持;農民增收仍然緩慢,需要加快。黨的十七屆三中全會確立了到2020年農村改革發展的戰略目標。“生産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欣欣向榮的社會主義新農村的輪廓愈發清晰,9億農民又將迎來一個富裕文明的新時代。

  製圖:宋 嵩

  製表:李仕權

責編:許桂梅

1/1

相關熱詞搜索: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網民舉報

留言要注意語言文明,此間評論僅代表個人看法                                  查看留言

用戶名: 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