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com - ERROR

瀵逛笉璧鳳紝鍙兘鏄綉緇滃師鍥犳垨鏃犳欏甸潰錛岃紼嶅悗灝濊瘯銆/h3>

央視網 > 新聞社區 > 中國新聞 > 正文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日刊記者農村見聞:“新農村建設”提速脫貧步伐

 

CCTV.com  2009年08月03日 16:39  進入復興論壇  來源:中國日報網  

    中國日報網中國在線消息:日本《時事解説》周雙刊2月17日一期發表文章,題目是“改革開放30年的中國農村現狀———貴州農村見聞”,摘要如下。

    2008年3月9日,三穗縣臺烈鎮寨頭村的苗族同胞在納佬溝“接龍橋”歡度苗族民間傳統的“祭橋節”,圖為苗族姑娘向客人敬酒。新華社發(秦剛攝)

    中國實行改革開放政策已有30年。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這一空前試驗帶來了跨越式發展,使中國成為世界第三經濟大國。但是,貧富差距也在擴大。為追求均衡增長,政府在不斷地摸索探尋發展道路。去年12月,記者訪問了屬於重點扶貧地區的貴州省,看到了中國正在舉國推進的“新農村建設”的現狀。

    貴州位於西南山區,風光秀麗,但交通等生活基礎設施滯後,教育和醫療服務覆蓋面不足。這裡很多農村家庭的壯勞力都到沿海地區打工,家裏剩下老人照顧農田和孩子。務工收入是家庭重要的現金來源。很多農家都用這筆錢購買電視,修整房子,生活水準有所提高。然而,雖然電視和摩托車已相當普及,但冰箱和轎車仍屬於奢侈品。

    在貧困的農村地區,變化非常顯著。

    政府正在快速修建連通主要城市的四車道高速公路,散落各地的鎮、鄉之間也差不多都有兩車道的正規公路。由主幹道通向村裏的道路都經過了簡單鋪設。每天,主要的村、鎮和鄉之間也有多班定期公交車。  

    三穗縣臺烈鎮石坪村的農民張成軍説:“我每個月去鎮上三四次,賣些農貨,再買些東西。這幾年生活的各個方面都好了起來。”當地雖然經濟上貧困,但物資比較充裕。只要是大些的鎮子,就有超市、市場、摩托車店、電器店、飯館和高級衣料店。各個鄉鎮都在大搞建設,舊建築在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嶄新的樓房。貴州當地人説,生活發生大變化就在最近的四五年間。中央政府提出“新農村建設”之後,變化的速度進一步加快。

    在“新農村建設”中,政府在自來水和道路等基礎設施方面投入了很大力量。貴州雖然落後,但自來水已基本得到普及。

    貴州還在推行對農戶提供小額貸款的機制,以促使農民開展多种經營,最終能獨立持續地提高生活水平。雷山縣西江鎮黃裏村農民侯剛笑著説:“我之前花2000元買了一頭水牛,兩年時間後賣得了7000元,然後用這筆本錢買了更多家畜。最近打算改建房子。”他償還的貸款已經又貸給了其他家庭,很多人期待這種機制能夠成為農村脫貧的有效手段。

    在改革開放後的市場經濟化過程中一度崩潰的農村醫療制度也在重建之中,其核心就是“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保險”制度。黃裏村衛生院的侯昌福説,醫療保險的30%由個人支付,剩餘由政府補貼。加入保險後,看病花費10元以下可以免費,超出部分由患者承擔10%。黃裏村有95%的人加入了醫保,大部分病例都是在感冒的時候打打點滴。

    貴州是“新農村建設”和“西南大開發”的對象,投入資金較多。因此,在資金分配方面就很容易有各種各樣的情況。2008年底,該省每個示範村都有一名省政府幹部負責。這可以利用中國人重視“面子”的性格來推動工程進展。但是,有專家説,這種做法反過來導致預算分配出現扭曲,曾經出現個別示範村獲得近千萬元投資的情況,這招致其他示範村和更多的非示範村的不滿。

    農村開發雖然順利,也有擔憂:金融危機造成沿海地區景氣減速。以往吸收勞動力的沿海經濟如今産生逆向影響。近來,各個鄉鎮失去工作返鄉的年輕人越來越多。由於他們找不到工作,有一些人走上了犯罪道路。總之,中國農村已基本實現“溫飽”目標,正在追求“小康”。但是,從衛生觀念、權利意識和互助精神等方面來看,農村距離“發展良好”和“成熟”的水平還有很大差距。

責編:許桂梅

1/1

相關熱詞搜索: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網民舉報

留言要注意語言文明,此間評論僅代表個人看法                                  查看留言

用戶名: 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