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攤面積問題關鍵在於標準的規範

來源:央視網

發佈時間:2018-08-07 作者:盤和林

核心提示:全民熱議公攤面積。這並不是新課題。購房者對公攤面積問題積怨很久、很深,只是僅僅房價波動就讓購房者力不從心,根本無暇顧及公攤問題。如今借著整頓房地産亂象的勢頭,公攤面積才重新引起各方的關注重視。

1

 

全民熱議公攤面積。

這並不是一個新課題。購房者對公攤面積的問題積怨已久,只是由於單單的房價波動就已經讓購房者力不從心了,所以根本無暇顧及公攤問題。如今借著整頓房地産亂象的勢頭,公攤面積才得以被重新關注。

雖然目前公攤面積被廣為詬病,但公攤面積的存在確實具有一定的合理性。退一步講,即便按照套內面積計算,也會羊毛出在羊身上。公攤面積的成本依然會計算到套內面積之上,而且還給了開發商不提供優質小區公共設施、服務的藉口。

公攤面積問題的關鍵在於要有標準的規範制度。

房地産商作為企業,本就是逐利的經濟體,其所有建設成本必然會在銷售環節有所體現。我國目前電梯、門廊、花園、文娛廣場等都被納入公攤面積的範圍,購房者在購房時需要承擔相應的費用。

從經濟學角度來講這無可厚非,市場主體為其商品或權利付費是市場機制能夠正常運轉的基本準則,這也是保證市場有效性的前提,畢竟這些設施建成之後,購房者即使用者,理應為其付費。

若是對公攤面積採取不收費的做法,那麼所攤付的公共項目其性質將無異於公共物品,公共物品相伴而生的就是市場搭便車行為,而整個市場的搭便車行為最終將導致市場機制的失靈。

為公攤面積付費本身並沒有什麼問題,問題就出在房地産商的不規範行為和不健全的房地産制度。

民眾之所以對公攤面積付費怨聲載道,是因為公攤收費背後貓膩重重。由於信息的不透明,公眾根本就無從知曉其真正需要攤付的各項公攤面積,只能任由開發商宰割,跟著合同走。

開發商在公攤面積上“做文章”已是公開的秘密,在房價如此高的時代,即使每戶多攤的面積不足一平方米,也會使得幾十萬平方米的項目多出相當數量的利潤。以均價4萬/平方米的一線城市為例,假設開發商每套多算0.1平米的公攤面積,那麼4000套樓盤就可多賺1600多萬元。

同時,公攤面積的付費標準也是一份不公平的契約,大多數房企為了獲得更高的利潤,壓榨“房奴”們,以精裝標準來計算公攤費用。而對於這些收費標準,購房者是無法改變的,他們能做的只是在買與不買之中做出選擇。房地産市場制度的不完善讓開發商有機可乘,在利益的驅動下,開發商利用政策空白打擦邊球,這也是目前整個房地産市場亂象頻出的一個重要原因。 

從根源來講,開發商之所以在公攤領域動作頻頻,歸根結底是因為房地産市場相關制度不健全使其有空可鑽。目前對於公攤面積的統計、公攤費用的計算,國家並沒有規定統一標準。若想制止公攤領域亂象,還需健全相關制度。在精細化各項標準的同時,增加信息透明度,讓各項攤付在陽光下運行。

當然,制度還要看執行,作為公共利益的“守夜人”,監管部門應該積極作為,硬起手腕行使好監督職責,規範市場行為整頓市場亂象,還房地産市場一片正肅清明。(作者為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應用經濟學博士後)

版權均屬央視網所有使用時必須註明“稿件來源:央視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央視網出品

860010-1102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