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11月2日,在重慶市召開的長江經濟帶“共抓大保護”林業工作會上,來自長江沿線的12個省市齊聚一堂,就“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加大保護和修復長江生態環境進行了交流和探討。重慶、上海、青海等省市相關負責人還就本省市的工作情況做了大會發言。
重慶
突出長江生態修復
構建綠色生態廊道
重慶位於長江上遊,地處三峽庫區腹心地帶,是長江流域重要生態屏障和全國水資源戰略儲備庫,生態區位十分重要,生態保護責任重大。近年來,重慶堅持規劃引領和紅線思維,在加強保護的同時,將保護和修復長江生態環境擺在壓倒性位置,狠抓森林、濕地、消落帶等修復和治理。
“十二五”期間,重慶共完成人工造林1184萬畝、封山育林701萬畝;開展中幼林撫育1013萬畝;完成前一輪661萬畝退耕還林驗收;“鞏固退耕還林成果”專項工程349萬畝;新一輪退耕還林148萬畝;石漠化綜合治理完成造林110萬畝;在消落帶區域建設隔離帶15萬畝,濕地恢復38萬畝,流域及重要水庫濕地恢復4萬畝。通過這些措施的綜合施治,長江兩岸森林覆蓋率達到49%,提高了26.8個百分點,長江兩岸“綠色生態廊道”建設取得階段性成果。
下一步,重慶將著力實現三個層次的建設目標,即長江幹流重慶段第一層山脊區域“綠色生態廊道”的森林覆蓋率達到60%以上;以庫區22個區縣為建設重點,以生態修復為主線,森林覆蓋率達到48%以上;以重慶全域為重點,集保護、修復於一體,森林覆蓋率達到並穩定在46%以上。
上海
注重生態空間
“系統化、精細化、功能化”建設
上海地處長江入海口,其發展始終與長江密不可分。為此,上海立足實際,積極保護和修復長江口生態環境,更加注重生態空間“系統化、精細化、功能化”建設,大力促進綠地、林地、濕地發展。
“十二五”期間,上海通過編制基本生態網絡規劃,滾動實施林業發展三年計劃,加快生態建設項目落地,基本構建了“以中心城區綠化為主體、郊區新城綠化為補充、生態林地和防護林地為外圍支撐”的生態空間格局,初步形成了適應超大型城市特點的綠化林業發展模式。
下一步,上海將著力推動“綠地、林地、濕地”三地融合,千方百計增加綠色空間,力爭全市新建綠地6000公頃,新增林地30萬公頃以上;加大沿江沿海灘塗濕地生態系統保護力度,開展國家重要濕地邊界劃定,探索常態長效管理模式,使自然濕地保有率在32.3%以上。
青海
構建長效保護機制
建設三江源國家公園
青海是長江、黃河、瀾滄江等江河的發源地,素有“三江源”“中華水塔”之稱,是我國重要的水源涵養區和高原生態屏障。保護好“三江源”,是改善長江流域生態環境的重要組成部分。
近年來,青海省按照《青海三江源自然保護區生態保護和建設總體規劃》《三江源國家公園體制試點方案》等建設規劃,加大了對三江源的保護和修復力度,構建起綠色政績考核體系、生態補償機制、生態管護公益崗位制度、濕地生態補償試點機制等一系列的長效保護機制。
下一步,青海省將向國家爭取儘快出臺長江源生態保護法,同時,進一步完善長江源生態保護補償機制,建立初始水權分配和水權轉讓、上下游合作互動機制,建立通過多種方式引導社會資金投入機制等,讓全社會共同保護好三江源。
湖北
強化保護合力
共抓共建長江生態
湖北地處長江中游,是長江流經里程最長的省份,達1061公里。近年來,湖北通過頂層設計、政策保障、齊抓共管等方式,逐漸形成了共抓共建長江生態的強大合力,長江生態環境保護修復取得較大成效。
在頂層設計方面,湖北現已逐步銜接、形成了“1+5+N”的規劃體系;在政策方面,先後制定出臺了《水污染防治條例》《關於農作物秸稈露天焚燒和綜合利用的決定》等,為“共抓大保護”提供了政策保障。
湖北省還加強區域協同,建立了長江中游城市群城市協調會制度和長江中游省際協商合作機制,研究和商定包括長江生態保護在內的重大事項。同時,推進各部門齊抓共管,推行“湖長制”“河長制”,實行綜合執法,動員社會力量參與長江生態保護修復。
四川
謀劃綠化全川行動
著力實現應綠盡綠
四川橫跨五大地貌單元,幅員面積佔整個長江流域的27%,境內1000多條支流中約96.6%屬於長江水系,其生態保護與修復,事關長江流域生態安全。
“十二五”期間,四川加大了生態建設的力度,共完成營造林5000余萬畝,增加森林面積920余萬畝,森林覆蓋率達到36.88%,綠化覆蓋率達到65%。
為了進一步改善全省生態環境,四川省作出了“推進綠色發展,建設美麗四川”的決定,系統部署了綠化全川行動,著力實現應綠盡綠。目前,已印發行動方案,召開動員會議,制定了總體規劃,預計今年完成營造林900萬畝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