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新聞客戶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點擊或掃描下載

國內國際圖片生活軍事人物科技文娛經濟評論

“外來人”如何變成“自家人”(關注改革“最後一公里”·基層治理新探索①)

中國新聞來源:人民日報 2016年06月08日 09:43 A-A+ 二維碼
掃一掃 手機閱讀

原標題:

  良好的基層治理需要政府與民眾之間的有效溝通,也需要民眾之間的“有事好商量”。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社會治理的重心必須落到城鄉社區,社區服務和管理能力強了,社會治理的基礎就實了。”

  今起,本欄目聚焦廣東、河南等地社區和農村在基層治理中出現的一些新探索,看看居民怎麼議身邊事、老鄉如何紓解矛盾,這些探索或許可以為各地的基層治理提供啟示,實現政府治理和社會調節、居民自治的更良性互動。

  ——編 者

  “房東的日子也不好過,收了租要交稅,換一個租客就要修一遍房。你們都知道啦,現在請1個工人1天都要300塊。”

  “漲是要漲,漲到多少合理?容我們去聽聽老鄉怎麼講。”

  “對對對,也拜託你們做做租客的工作,別一聽要漲價,他們就生氣。”

  ……

  這可不是簡單的嘮家常。7位居民在廣州市白雲區三元里街道松柏崗社區的會議室坐定後,便進入議事的狀態,你一言、我一語,討論起了社區出租屋漲價的問題。這7個人中,有4個“老廣”(本地人員),3個“新廣”(來穗人員),他們並沒有分坐兩邊,而是穿插而坐,隨意且自然。

  在這個本地人員和外來人員數量倒挂的社區,不久前成立了廣州首個共治議事會。議事會的13名成員中,本地人和異地務工人員代表各6名,還有一名是街道民政科負責人兼任的理事長,負責上引下聯。他們共同管理社區公共事務。

  這樣的基層治理新模式已經開始推廣到三元里街道的更多社區,一個“老廣”“新廣”共治的三元里初見雛形。

  外來人口多,社區問題雜,融合難題待解

  廣州三元里是城鄉結合部的城中村,3000多個出租屋鱗次櫛比、密不透風,而在其中松柏崗五巷交叉口有一塊空地。由於長期無人管理,地面被雨打車碾,變得坑坑洼洼,空中也被居民牽拉了不少橫七豎八的繩子晾曬衣被,既阻礙交通,又影響市容。

  今年3月,在這裡租房做印刷生意的陳志約上三五個老鄉聚在一起議了議,便共同向居委會提出建議,把空地整治為一個休閒空間。他們還主動配合居委會做好空地旁邊房東和租客的工作。沒過多久,原先那塊人見人愁的坑洼地變成了一個乾淨整潔的小廣場,成了居民們休閒聚會的好去處。

  松柏崗0.3平方公里的狹窄區域內有廣州本地居民4000人,像陳志這樣的異地來穗務工人員卻達到1.1萬人,這些“新廣”並非一夜之間就從客居角色轉變成“主人翁”的。來穗務工16年的湖北洪湖人劉紅艷過去可從沒把這裡當成“家”:“來了就是賺錢,當時買凳子都挑塑料的,因為總想著過不了幾年就回去。”

  近年來,外來人口大量涌入廣州,在數量上超過了本地居民,城市歸屬感淡漠,積累了不少社會問題,給當地社會治理帶來了挑戰和壓力。“如何有效地破解大量流動人口的社會治理難題,進而促進他們儘快融入城市,顯得尤為迫切。”廣州白雲區委書記馬文田坦言。

  搭建議事平臺,共建共享,“外來人”變“自家人”

  “要讓‘新廣’‘老廣’融合,就要把他們共同生活的社區作為整體來系統謀劃,充分調動多元力量參與,共建共享關係密切、守望相助、相互認同的社會共同體。”廣州市來穗人員服務管理局局長曾凱章説。

  説幹就幹,今年4月26日,松柏崗社區議事會成立,大家舉手表決通過了代表人選和議事會章程。除了曾在松柏崗當居委會主任的黃紅當議事長以外,湖北洪湖螺山鎮的陳志和廣州本籍的余瓊瑤分別當選來穗人員和本地居民方的副議事長。

  根據章程,按照“一事一議”的原則組織召開議事會議。議題由代表在廣泛聽取和收集社區群眾意見的基礎上提出,力求反映本地居民與來穗人員的共同意願。形成的決定經2/3以上代表贊成後通過,交由社區居委會負責組織落實。

  松柏崗社區居委會主任蘇為民介紹,議事會成員任期兩年,由於是自治組織義務崗位,議事會代表不享受任何行政待遇和報酬。

  而在此之前,還要由來穗人員融合學堂對議事代表進行培訓。融合學堂負責人吳治平説,基層群眾自治是一種技能,如何有效地開會議事,如何適當設置議題、成功通過議題並順利付諸實施,如何確保決議符合黨和政府的方針政策以及國家法律法規且又真正體現多數人的意志,這些都需要經過專業的培訓。

  “來穗人員共治議事會,作為基層民主協商平臺,就社區公共建設、公共利益等事情設置議題,吸引來穗人員與本地居民共同參與,獻計獻策,變‘外來人’為‘自家人’。”廣州市來穗人員服務管理局政策法規處處長唐健勇認為,這種新探索是對現有社區居民自治制度的健全和完善。

  反復協商,有益社區,共治就順暢有效

  共治議事會一成立,居民們就開始向議事代表們“吐槽”社區建設的各種短板。有人希望搞好松柏新村的監控設施和門禁系統,有人提出建築垃圾的治理問題……

  “我們社區小小的空間都被出租屋填滿了,綠化設施奇缺,社區景色欠佳,居民也沒有足夠的休憩娛樂場所。”在前不久的一次議事會上,代表江志敏提出了社區微公園議案,本地居民和來穗人員一致表決通過,旁聽席上的社區居民也拍手叫好。

  不過,有堅定的贊成,也有理性的反對。江志敏提出建微公園的地點——松柏西街和機場路交接處,13名代表現場勘查後,認為並不適合。

  “此處是T字路口,車輛交匯處,應充分考慮安全問題。”“地方很小,除了綠化,健身設施根本容不下。”“此處微公園應以綠化、休閒為主,健身路徑不可取。”……大家有各種意見。但有一個共同的初衷,就是希望對社區有益。

  經過反復協商,黃紅告訴記者:“現在大家基本都同意要建,但到底怎樣建,是叫‘微公園’還是其他名字,還有待進一步討論。”有人認為地方太小,除了綠化放不下太多的東西,乾脆叫綠化帶算了,“微公園”名不副實;有人認為光做個綠化帶意義不夠大,希望跟一些業主單位協商拓展一些空間。“具體方案還沒有最後定下來,但大家都希望把這個議題盡可能做好。”

  “萬事開頭難,開好了頭,就不難。”中山大學政務學院教授朱亞鵬認為,雖然議事會剛剛起步,未來在走向制度化、規範化、長效化發展上,還有很多難題有待完善,例如議事會議的順暢運作、議事會與居委會關係的理順、議題落實的制度化保障等。不過,他對其前景還是看好的。

  朱亞鵬認為,參與是融入的最高層級。當前,城市社區居民自治制度比較完善,但外來人口參與屬地社區自治共治相對薄弱,容易導致外來人口對城市生活産生游離感和失落感,更易誘發一系列社會治理問題。“讓來穗人員真正參與社區共建共治,有效填補了外來人口參與屬地社區自治共治的‘制度空白’。”

  

  • 新聞
  • 軍事
  • 財經農業
  • 社會法治
  • 生活健康
掃一掃
掃一掃,用手機繼續閱讀!
央視網新聞移動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iPhone
央視新聞移動看!
CBox移動客戶端
下載到桌面,觀看更方便!
央視新聞下載
860010-1102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