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新聞客戶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點擊或掃描下載

國內國際圖片生活軍事人物科技文娛經濟評論

【治國理政新實踐·河南篇】科技興農的洛陽實踐:在産業鏈上培育新農民

中國新聞來源:洛陽網 2016年05月09日 11:38 A-A+ 二維碼
掃一掃 手機閱讀

原標題:

  時下,在河洛大地的廣袤山鄉,翻滾的麥浪是最好的風景,四溢的果香最能觸動人們的味蕾。

  行走在田間地頭,農業科技的源頭創新、遍及鄉村的農技服務、大量涌現的職業農民,正在改變並重塑著廣袤山鄉的傳統農業生産模式,併為其打上了高效、特色、現代的標簽。

  我們且看一組數據:

  62%——據測算,洛陽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達到62%,高於全國平均水平6個百分點,以産業發展為導向的農業科研體系加快構建,旱作農業、基因育種、農業物聯網、全程機械化等亮點紛呈。與此同時,涉農企業正在成為創新的主要力量。

  50.74億斤——在“五山四嶺一分川”和人均耕地不足1畝的條件下,去年洛陽糧食總産首次突破50億斤大關,創歷史新高,“洛旱6號”小麥品種刷新全國旱地小麥高産紀錄。

  5萬——洛陽每年完成農民科技培訓超過5萬人次,累計培育新型職業農民8300余名。以此為支撐,農業産業化企業、農民合作社、家庭農場的數量、質量、效益“全線飄紅”。

  農業現代化,有創新就有出路,有人才就有希望。只有這樣,農民才能更體面、農業才更有奔頭。這正是一條被實踐證明了的正確路子。

  創新:增強農業發展“原動力”

  小麥不言,歷經幾多白髮、黑髮;大地不語,飽含多少淚水、汗水。

  一頂草帽,一根竹竿,一包紅繩……午後,天氣正熱,在洛陽農林科學院國家小麥産業技術體系綜合試驗站的試驗田裏,小麥育種專家高海濤和同事正在為這一季的小麥“選秀”——篩選穗長、飽滿、株壯的單株,逐一用紅繩標記,脫穎而出者可進入下一輪選育。

  “從確定育種目標到雜交變異,再到品係鑒定、優係篩選、區域試驗,直到最終的品種選定,整個育種過程要花上10年左右的時間。”洛陽農林科學院院長張燦軍説,堅守30年,他的團隊先後培育出近20個小麥新品種。享譽黃淮大地的“洛旱6號”和“洛麥23”,就名列其中。

  時間回到2015年6月8日,地點是洛寧縣小界鄉史村垣。在國家小麥産業技術體系崗位科學家郭天財見證下,“洛旱6號”萬畝示範方隨機選取地塊進行實打測産。653.9公斤的平均畝産,刷新全國旱地小麥高産紀錄。目前,該品種已成為我國旱地小麥推廣面積較大的品種之一。

  “育種,是一條清苦而又漫長的路。每次看到小麥豐收,喜悅便由衷而發。”張燦軍説,除了科研,洛陽試驗站常年開展新品種展示、高産示範工作,成為推廣新品種的窗口。

  偃師市首陽山鎮義井村種糧大戶張紅便嘗到了新品種推廣的甜頭。她承包的97畝土地位於國家小麥産業技術體系偃師高産示範方。“統一良種,統一技術服務,年年都能穩産高産。”張紅説,從整體長勢看,今年麥子畝産600公斤不成問題。

  洛陽是典型的旱作農業區。保糧的關鍵在旱作農業,增效的難點也在旱作農業。

  新品種的選育和推廣,讓糧食生産逐步實現穩産高産,併為農業結構調整騰出更大空間。

  今年,洛陽將在確保糧食安全的前提下,深化結構調整,壓縮旱地玉米種植面積,改種油用牡丹、穀子、林果等經濟作物,並著力構建以農業生産為導向的科研體系。

  目前,華大基因洛陽農業創新中心已全面啟動穀子、牡丹等基因育種研究。未來,基因技術的源頭創新,必將有效激發高效農業發展的內生動力。

  推廣:打通惠農“最後一公里”

  農業科研成果只有落到田間地頭,才能真正轉化為現實生産力。

  孟津縣送莊鎮是洛陽重要的蔬菜和水果種植區,蔬菜、草莓、袖珍西瓜等種植面積有3萬多畝。“咱的西瓜甘甜爽口,好幾個棚的西瓜都被預訂一空,穩賺!”袖珍西瓜剛上市,慧林源種植專業合作社負責人李曉偉一點兒也不為市場銷路發愁。

  “慧林源”是全國農民專業合作社示範社。問及暢銷“秘方”,李曉偉指著隔壁的送莊農技推廣區域站,幽默地説:“智庫在此”。

  走進區域站,農産品質量檢測室、土壤養分速測化驗室等設置齊全,還建有綜合服務大廳,集專家諮詢、遠程服務等功能于一體。

  “區域站基於物聯網技術,將攝像頭、傳感器設在田間地頭,病蟲害、氣象信息、土壤溫濕度都能實時掌握。”李曉偉説,“科學種田,好東西自然不愁銷。”

  李曉偉最感激農技員。而送莊農技站站長趙振欣,則把成績歸功於基層農技推廣體系建設。

  過去,農技員連家都養不活,農技站也基本上名存實亡。如今,洛陽打破行業部門、人員編制、管理體制的限制,建成了一批集農業、畜牧、農機、氣象、農村電商等於一體的標準化基層農技推廣區域站,解決了科技、産業“兩張皮”問題。

  “基層農技站功能不搞‘同質化’,而是圍繞農業特色主導産業,配人才,上設備。”市農業局局長歸寶辰説。除了基層農技推廣體系,各類新型經營主體也逐步成為農技推廣的主力軍。

  洛陽市新大農業的創始人是一名80後。該公司運用“互聯網+”,開發“智慧農業4.0體系”,500畝水果大棚實現種植流程標準化和信息化。如今,企業通過土地流轉,以反租倒包的形式,鼓勵農民創業,打造“農村眾創空間”。而農民只需手機就能打理自己的果園。

  與此同時,隨著農機、植保等農業社會化服務組織大量涌現,病蟲害飛防、耕種收機械化、土地託管代耕代種等新技術、新模式應運而生。農民通過“花錢買服務”,耕種效率和收益大幅提高。

  人才:在産業鏈上培育新農民

  長期以來,傳統農業沒“錢景”、沒“前途”的現實,直接導致了農業“後繼無人”的矛盾。如今,隨著新型職業農民培育的推進,“誰來種地”問題正迎刃而解,並在廣闊農村掀起返鄉創業的高潮。

  新型職業農民,有啥不一樣?

  嵩縣閆莊鎮29歲的養雞大戶韓雷拉開抽屜,拿出一本深綠色的“新型職業農民證書”。“有了證,農民也是‘體面的職業’,出去跑生意,大家都認它。”韓雷臉上透著喜氣。

  新型職業農民並非一個“小本本”,而是經營理念的轉變。2012年,外出打工多年的韓雷回鄉創業養雞。“起初,由於缺乏技術、不懂市場,每一步都走得如履薄冰。”韓雷説,“農民出身,也未必會養雞、種地。”

  轉機發生在2014年。我市啟動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工程。年輕的韓雷成為遴選出的第一批“種子選手”。培訓中,疫病防控、營銷技巧、行業交流等豐富的課程讓他獲益匪淺。如今,他的雞場存欄規模已從1萬隻擴充至2萬隻,日産日銷雞蛋1000多公斤。

  職業農民,怎麼培訓?日前,在孟津十里香草莓種植基地的田間學校,來自種植大戶、合作社等的30名農民正在接受培訓。與以往“填鴨式”教學的課堂不同,學員被分成小組,不時通過集中討論、代表發言等形式,參與互動學習。在理論教學之後,大家還可直接進入種植大棚開展生産實踐。

  “過去搞培訓,不分種植面積大小,不分養雞養豬,效果不理想。現在,把課堂搬進田間,實施‘互動+實踐’的教學模式,就是要在産業鏈上培育新型職業農民。”省農廣校洛陽分校校長馬會麗説,與此同時,新型職業農民培育不再是一結業就了事,還將開展後續扶持工作,鼓勵他們通過創業在廣闊農村開闢新天地……

  (洛陽日報記者 白雲飛 通訊員 文喜洋)

  • 新聞
  • 軍事
  • 財經農業
  • 社會法治
  • 生活健康
掃一掃
掃一掃,用手機繼續閱讀!
央視網新聞移動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iPhone
央視新聞移動看!
CBox移動客戶端
下載到桌面,觀看更方便!
央視新聞下載
860010-1102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