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超越慣常思維
“創作就是創作,它不是研究。如果要有借鑒,我就覺得特別痛苦,特別丟人。”
“回過頭來總結時,常常發現自己超越了慣常;而在創作的當時,其實只是努力而痛苦地尋找合適的表達方式——表達所有的感受,並試圖將精準的感受傳達給觀者。”
——引自創作日記
我很少讀論文,更沒有勇氣寫論文。但在一個各行各業都要為紀念改革開放30年做些紀念性活動的大背景下,我不能推辭地也要為這30年間紀錄片的發展軌跡添上些或濃或淡、或輕或重的筆觸。
我以為,經過努力,我可以寫成一篇論文,一篇關於紀錄片的哪怕是不長的論文。畢竟,從1987年結緣影像,創作紀錄片,已有21年的時光。這時間,長得足以讓一個嬰兒長成青年,讓一個年輕人走進中年,而讓一個中年人衰老下去。
甚至,為寫論文翻找自己的一些資料時,我還欣喜地發現,這段足夠長的時間裏還真有不少的文字留存著,帶著時間的印記,帶著我不同時期的思考。大致算算,這些文字至少也有四、五千字,應該足夠一篇論文的容量。
於是,我有了些勇氣,增加了寫作論文的信心。
然而,當這些文字被整理打印出來時,我突然膽怯了,退縮了。因為,這些文字,完全是我21年創作紀錄片過程中的斷想和碎片,或長或短,或文或白,承載了太多的感悟和體會,卻實在不能概括成一個或幾個論點。
我想,時間真的很神奇:在生活中,它可以讓陌生變得熟悉,讓年輕變得衰老;在紀錄片中,它可以把熟悉變成陌生,讓陌生産生震憾,讓震憾引發反思,讓題材超越題材本身。
對於我,這足夠長的時間的造化,已經不可避免地讓我變成了另外一個人,連我的思維方式也發生了變化:我不再習慣“通過什麼説明什麼”的邏輯推理,也不會“首先、其次、再次、最後”的排列對比。
我的眼前,總是一些從生活中抽離出的片段,這些片段,不斷地被我剪開,組合,再抽象、昇華,瀰漫出種種情緒,種種“説明不了什麼,卻可以被心靈意會”的情緒。
這些情緒,充盈在我的紀錄片中:《紅地毯上的日記》、《起程,將遠行》、《導演》、《舟舟的世界》、《英和白》、《幼兒園》。
因此,努力寫論文的結果,卻讓我堅信自己無法寫出一篇有論點、論據和論證方式的合格的規範的論文。
不過,那些翻找出來的段想和碎片,分明確切無疑地傳達出我的一種創作的情緒,努力的、執著的情緒——我拍的每部片子對自己的以往作品都沒有借鑒,就是要堵死後路,過去了就完了,我就找不著原來的那個東西了,所以也沒法借鑒。
我時常會覺得,在這個社會,大家經常是常態的,具有慣常的思維。《幼兒園》裏有一段同期聲,在小、中、大班重復出現,是老師和學生的兩句對話:
老師:“請你向我這樣做。”
學生:“我就像你這樣做。”
這段話在中國所有的幼兒園裏都重復著,我不知道這樣的重復對孩子們的未來會産生怎樣的影響?也不能確定這究竟是不是抑制自我創新的開始?
我自己覺得,在創作中,“我就像你這樣做”是很痛苦的。凡是你學到的,看到的東西,你獲得的欣賞經驗,或者大家都覺得很不錯的東西,你就必須拿它作為你的反參照。你要是和它一樣就沒意思了,就是在重復了。從《舟舟的世界》、到《英和白》、再到《幼兒園》,我其實是在努力超越慣常思維,努力跳出社會、業界甚至是自己的創作經驗和模式。
事實上,中國紀錄片有一個特別奇怪的軌跡:一段時間是規定了創作者應該“説什麼”,這主要指紀錄片的題材;後來又規定了紀錄片該怎麼拍,這主要指紀錄片的形式;又有一段時間,規定了紀錄片必須“説明什麼”,這主要指紀錄片的創作宗旨。很長時間裏,大多數的紀錄片創作者就處在“我就像你這樣做”的狀態中。
我強迫自己:不僅不能“我就像你這樣做”,還不能“向自己以前那樣做”。
“請你向我這樣做”“我還可以那樣做”!在電視臺工作21年了,我想我的全部努力都在這兩句話裏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