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表達的強烈實在是因為感受的強烈
“不經意間人們或許忽然發現這個世界越來越熱鬧,人卻越來越孤獨,而這恐怕不僅僅是白一個人的寓言。”
——《英和白》編導闡述
“我就是故意運用暗示、象徵、對比、強化等手段表達所要表達的東西。因為我堅信這一切的的確確在他們的生活中發生過和發生著。用影像和聲音,我一直試圖找到除了紀錄有形世界的紀實手法之外的表達無形世界的一種較為貼切的方式……
——2005年中國傳媒大學談話錄
2001年,四川電視節,世界各地的342部紀錄片角逐金熊貓獎。最終,《英和白》獲得最佳長紀錄片獎、最佳創意獎、最佳導演獎和最佳音效獎。
一時間,中國紀錄片創作界和學術界出現了多種聲音。有學者認為:《英和白》對中國電視紀錄片的傳統創作理念帶有某種顛覆性的意義;但也有學者對片子提出質疑。質疑的聲音來自兩個方面:一是認為片子太主觀,不符合紀錄片“客觀紀實”的特點;二是認為創作方法有損紀錄片的真實性。
對於這些質疑,我在創作《英和白》的過程中就已經預知。事實上,我似乎就是為了打破“紀錄片就一定要紀實”的慣常思維才這樣創作的。
我認為,紀實只是手法,僅僅是手法而不應成為一種標準特別是不能以這種標準來評判運用別種手法的作品是不是紀錄片。對同一個事物不同的感受決定了表現上的差異,我們不能讓千差萬別的感受用一種形式表達。
那些看上去很“客觀”的紀錄片實際上是作者很“主觀”地賦予了紀錄片一種很“客觀”的形式,而那些看上去很“主觀”的紀錄片實際上是作者很“客觀”賦予了紀錄片一種很“主觀”的形式。我認為,紀錄片業內有一種很難理解的觀念,你拍攝到的東西明明是你在場的東西,卻一定要用你不在場的標準去評價。你説你沒干擾對象,但你怎麼能證明你沒干擾?
紀錄片所記錄的人和事不可避免地要受到記錄者的干預,記錄過程中記錄者出現在他本不存在的情境中,無可挽回地、有意無意中成為情境中的一部分。你要記錄純粹的客觀的現實,但你卻無法將自己排除掉,所謂客觀便成了自欺欺人的説詞。這是一個記錄者永遠要面對的困境。不是我們可不可以干預現實,而是我們到底可以在多大程度上干預現實?換一個説法就是,觀眾在多大程度上可以相信我們,怎樣讓觀眾相信我們,什麼手段是可以用的,而什麼手段是不可以用的?總之,每一部紀錄片都是這種困境的産物,都是記者在這種困境中進行選擇的結果。
我一向堅持紀錄片是一種非常個人化的東西,也是作者個人描述和解釋世界的一種方式。它和故事片、小説之間的本質界限其實是非常有限的,它同樣包含了大量的想象、構思、創作的靈感和激情。一旦進入創作狀態,實際上就很難區分現實、非現實了,因為這時的現實已經是你主觀世界的現實了。
紀錄片不是一個被動的東西,是主觀的,是對客觀現實的主觀詮釋,在記錄現實的時候也一併記錄了對現實的感受。紀錄片往往是通過人和事去觀照背後的東西,揭示人類面臨的某些共同問題。
智障者舟舟的單純、直率反襯出正常人的複雜、勢利;對電視屏幕中的現代社會的紛繁複雜無動於衷的白反襯出人內心的孤獨;幼兒園是一個濃縮了的成人世界……
我拍到的都是生活本身存在的。《英和白》中,那個小女孩經常背靠英和白的房間不出聲地向整日喧囂不已的街上張望,這個影像是真實存在的而決非我附加。我如實地拍下來,我覺得女孩娟有一種象徵意義,是對我們生活方式的拷問。英和白的生活都異化了,他們在這種異化的生活中建立起互相的認同。人與自己的同類開始疏遠,反倒和異類相依為命,人類大步前進的社會成了英和白共同異化的背景!
這是多麼有趣又是多麼令人震顫的現象,表達的強烈實在是因為感受的強烈。
如果説,因為這些強烈的表達使得有人覺得片子不真實,那是因為我們對“真”的理解太淺、太狹窄,認為只有和“實”相關聯的才是“真”。
即使從我們的自身感受出發,對“真”的接受方式也是豐富多樣的,不僅僅是聽到、看到的,還包括聞到的、觸摸到的、知覺到的…… 如果説,只有客觀存在的才是真實的,那麼,思想是不是客觀存在的?情緒是不是有?意識是不是有?潛意識是不是有?這是形而上的客觀存在,紀錄片難道能不表現這些內容嗎?
當我們對影像表達技巧的掌握越來越嫻熟時,我們總希望可以表達更多,不僅是有形的,還包括無形的。我一直試圖找到除了紀錄有形世界的紀實手法之外的表達無形世界的一種較為貼切的方式…… 因為,很顯然,我們的感受的豐富多樣性遠遠不是一種手法可以表達清楚的。
更何況,我們決不能將電視屏幕上的現實等同於真正的現實,對影像的觀看本身就是一種心理的過程,觀眾獲得的只是一種真實感。真實感和真實並不是一回事。
《英和白》完成後,白一直沒有看,我心裏就一直很緊張。直到有一天夜裏,看完片子的白打電話給我,説:“我認為世界上只有一個人理解我,那就是我父親,今天有另一個人走進我的靈魂,那就是你。”
人們大都在體驗著別人的體驗,紀錄片創作者首先要體驗自己,再體驗被紀錄者的體驗,一個人能在自己的內心中走多遠,他就能在別人的內心中走多遠。
在紀錄片真實性的問題上,我更看重內心的真實、情緒的真實。而表達這種真實的過程,很難,也很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