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發現題材天然的承載力
“一個單位,一段日子,一堆成長中的生活碎片,總會承載點什麼,那便是當我們彎下腰審視孩子的同時,我們也審視了自己和這個世界。”
——引自《幼兒園》編導闡述
我想,我的片子和人們慣常看到的紀錄片有著較大的差別。我有意地避離了習慣的故事性,過程性,我非常注重一個題材所流露出的天然的承載力。當我一旦找到一個表現載體時,比如舟舟、英、白和幼兒園的孩子們,我會用他們儘量承載一些社會的東西,理性的東西,甚至是主觀的東西,而不是僅僅去展示生活的表象。
我們根本無法把《舟舟的世界》簡單地表達成一個先天愚型兒想當樂隊指揮的故事;也無法把《英和白》隨意地説成是:一個女人和熊貓的故事;更無法把《幼兒園》當做一個少兒節目,因為這些題材承載了太多的社會意義以及我本人的思想和情緒。
提到幼兒園,大多數人會想到“天真浪漫的孩子,快樂的童年生活。”甚至在決定拍幼兒園時,我也這樣認為。真正的發現讓我震驚,也讓我陷入創作的痛苦。我發現,我們腦海中的很多東西只是一個概念,充其量是一種理想。我還突然發現,原來我們並不了解孩子。
拍攝到的5000多分鐘的素材清晰地呈現出這樣一個現實:今天孩子們面對的這個社會跟成人是一模一樣的。生活在一個資訊的世界,他們已經不是哪個人可以直接影響的了,他們被公共媒體影響並滲透,還有商業化的東西,外來文化的東西。一切成人社會所涉及到的諸如生存意識、信息蔓延、文化衝突、歷史積澱、社會地位、權勢、金錢、婚姻、足球、戰爭、能源、疾病……無一不在孩子們的生活裏、話語裏、心裏投射出來。幼兒園是一個夢開始的地方,時代前進的步伐、社會形態的特徵、階段性發展的觸點、觀念及價值的多元化、當下世界與中國的熱點,悉數濃縮在裏邊。
今天,真正屬於孩子的東西幾乎沒有了,他們也有快樂但那不是孩子的快樂。想象的東西,詩化的東西,理想化的東西越來越少,或者説,傳統意義上的純粹的孩子已經沒有了。在今天,孩子已經老了,而成年人卻不肯長大,他們裝得很天真。國外有位學者寫了一部名為《童年的消逝》的著作,表達的也是這樣一種思想和情緒。
在幼兒園,我一直認為外景是個概念性的東西,一到概念的東西我就不想拍,《幼兒園》裏,幾乎沒有外景(有也是虛焦的),沒有環境交代,因為我覺得不重要,交待一個大門有多大有什麼意義,任何幼兒園反正都是差不多的。春遊也是一個概念,但當春遊的地點是可口可樂公司時,其承載力便豐厚起來,有了紀錄的價值。
生活有時候是非常寬容的,總有非常好的題材等待著你,重要的是在自在的、自由的狀態下去發現。而比發現更重要的,是思考和開掘。
我堅信,題材本身的承載力遠遠超過創作者腦海中的概念性的東西。如果帶著以往的拍攝經驗和欣賞經驗去創作,沒有一種新的開掘,沒有更深的思考,即使發現了“不一般”的題材,最終也會被拍成“一般”的。
所以,發現題材天然承載力的過程,往往就是開掘和思考的過程,也是實現“我還可以那樣做”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