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庫專題央視精品頂級首播走近真相紀錄30分CCTV9

也談紀錄片和紀錄片精神

郝躍駿紀錄片名人工作坊 紀實臺 2012年10月09日 10:04 A-A+ 二維碼
掃一掃,觀看精彩紀錄大片

原標題:

    ----郝 躍 駿

一、怎樣稱呼紀錄片的作者?

    紀錄片的作者怎樣稱呼?如果稱“導演”的話,那是否説紀錄片也需要“導”需要“演”?如果不稱導演,那紀錄片的作者是什麼?十五年前曾與朋友討論過這個問題,可到現在仍還有人在問我同樣的問題。我以為還是有必要公開聊聊這個不是問題的問題。
對於中國人來説,紀錄片應當是一種地道的洋玩意,它與電影一起誕生、一起發展,所不同的是紀錄片是非虛構的,是一種具有文獻性和真實性的的非虛構的影視片種和類型。無論“虛構”還是“非虛構”,在電影類型誕生的早期,人們都把他的作者稱為Director,意思是“一部片子拍攝的組織者和提供整個思想輪廊的人”。電影傳入中國後大多在“虛構電影”領域應用,於是Director被翻譯成了“導演”,具有“指導表演”的含義。然而,對於那些非虛構的紀錄片的“作者”來説,如果Director的中文翻譯還是“指導表演”的含義就顯得非常不合時宜了。所以,這是一個翻譯和理解的問題。

    在中文裏怎麼稱呼紀錄片的作者?在早年新影的紀錄片和後來誕生的電視專題片和其它電視節目製作領域,它的作者也曾被稱為“編導”或“編輯”。前者是“編輯”和“導演”的簡稱,而後者僅僅只是一部片子的後期編輯、製作者,大多沒有參加片子的前期製作(這在英文裏分得很清楚,那就是Editor,但Editor譯成中文後又時常與“剪輯人”的概念相混)。所以,無論是“編導”還是“編輯”都難以準確表達這一職業的特性。紀錄片的“作者”是否需要有自己專門的中文稱呼?我個人以為這好像並不是很重要,但細細觀察起來,在西方紀錄片圈內對這種職業的稱呼可能反映了某些紀錄片理念的問題,稱呼的不同似乎代表了作者不同的紀錄片流派傾向。於是,這可能也還是個問題。

    我差不多每年都到國外參加國際影展,現在,國際上對於紀錄片的“作者”大體上有三種約定俗成的署名:一種就是大家熟悉的Director,另一種以“A Film by……”相稱;在“直接電影”流派中,“導演”一詞則被包含力更大的“電影製作人”的稱呼代替了,這就是第三種署名“Filmmaker”。Filmmaker是八十年代以後才在紀錄片領域又出現的一個新的合成詞彙,國內的《英漢字典》中還找不到。

    三種不同的署名方式,從字面上細細劃分,他們有一些差異。傳統的“導演”一職僅僅表示他是一部片子的具體組織實施者而已,而後兩種大多往往集導演、攝影、撰稿為一身,是以攝影(像)機、電影膠片(錄像帶)為唯一工具和載體來表達思想的“作者”。現在,那些標榜自己的作品是純紀實主義的或一些後現代主義流派的紀錄片製作人大多用後面的稱呼。而對於電視臺的紀錄片製作人則大多延用傳統的Director。

    A Film by……直譯是“這是誰誰的作品”,表面上意思與Director完全一樣,但字面後的含意有些差異。大凡作者可以自由或自主表達自己的觀點的(既可以是獨立製片,也可以不是獨立製片)紀錄片作品都不用Director,習慣用A Film by……,一些“個人電影”、“學者電影”和那些所謂的“作家電影”大多用此稱呼。

    Filmmaker則在習慣上大多是完全意義的“獨立製片人”,在所謂“直接電影流派”中使用的人較多。Filmmaker既包含了“導演”、“攝影師”、“製片人”,也包含了“剪接師”和“錄音師”的功能。同時,使用Filmmaker的人大多表明作者的省份是“獨立”的。這是國際通用的一些習慣。

    我個人以為,實際上在我國的電影、電視界,無論是“虛構”的,還是“非虛構”的,“導演”一詞基本上已經成為了一種約定俗成,沒有必要再去發明新的詞彙。怎樣稱呼紀錄片的作者,一是尊重習慣,二是尊重自己的喜好即可,完全沒有必要擔心觀眾會把使用導演一詞紀錄片作品誤解為“虛假”和“導演”出來的。不要把我們的觀眾想得都如此弱智。

  • 央視紀錄片
  • BBC 專場
  • 美國國家地理專場
掃一掃
掃一掃,用手機繼續閱讀
央視網新聞移動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iPhone
央視新聞移動看!
CBox移動客戶端
下載到桌面,觀看更方便!
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860010-1118010100
1 1 1